第80章
来之后猛地把钱推回去:“不不不,寻丽,这个钱我们不能拿的!满宇、满宇在你们家变得越来越开心活泼,我们老两口就已经很谢谢你们家了,我们之前还动过不把瓷窑租给你们家的念头,就已经很对不起你们了。” 李寻丽笑了笑:“惠芬婶,这个钱可不是我出的,是想要买咱们瓷窑的那个人出的,我多要了一万块钱给你们,你们就安心拿着吧!” 李惠芬一听,推辞的手一顿,“那,那你们自己家没有吗?” “我们自己家要了点别的赔偿,这个钱现在对你们家来说比较有用,就没有给你们家要别的了。”李寻丽张口就来。 听多了沈清清忽悠别人的话,李寻丽现在也学会了。 李惠芬听她说完,抓着李寻丽的手,数了五捆出来:“那就一家一半,我们家卖了那个瓷窑五万块钱,已经够了!” 因为再多的李惠芬就不肯要了,李寻丽也只好把剩下的五千块钱拿了回去,等着将来作为工资奖金什么的,发给陈满宇。 “寻丽啊,还有一件事,就是,你们家清清之前说,满宇他可以回到学校去上学这个事情,他、他具体是要做什么呢?” 李惠芬把钱收下了之后,又眼巴巴地问起了和孙子有关的事情。 老人家现在也知道,外面的人收工是要有高中学历的了,跟以前他们小学学历就已经可以干到一个老师这样的时代不同了。 如果可以,他们当然也希望自家孙子可以在李寻丽家干一辈子能够个温饱就行,可是万一李寻丽家越干越大了,要能更加高学历的人了,老两口也希望陈满宇可以尽量地拿个再高点的学历,能够让他以后有机会去找到一份别的工作。 “这……”李寻丽愣了一下,随后不好意思地说道:“不好意思啊惠芬婶,这个事情清清比较清楚,我还真的不太知道是要干什么……” “这样吧,明天我带她过来跟你说一下,好吗?” 李惠芬连连点头:“好好!” 从陈满宇家回去了之后,李寻丽就去沈清清房间找她:“清清啊,你还记得你当时去问老师的时候,老师怎么说满宇可以回去上学的事情吗?” 沈清清从试卷里抬起头来,眼珠子往左一转,思考了一会儿才说:“有点记不太清了,好像是要给什么证明,还有申请材料,然后要去学校做一个测试之类的。” “怎么了妈妈?满宇哥哥想要回去上学了吗?” 李寻丽把今天去陈满宇家的事情说了一下:“所以你惠芬老婶可能有了钱之后,就也下了决心想让满宇回去上学了。” 沈清清点点头,“这个得问泽松老师才清楚,但是我没有泽松老师的电话。” “没事,妈来找找,多问几个人肯定也能问得到的!”李寻丽说道。 几番借问之下,还真的找到了陈泽松的电话,李寻丽记下来之后,也没有直接就打电话过去,而是打算等到明天再去陈满宇家的时候,再当着陈满宇他们一家子的面打。 这样有什么问题也能够及时地询问。 新瓷厂的建造速度还是很快的,李寻丽这边也就需要忙活一个新的事情,怎么去挑选合适的新式窑炉。 按照他们现在的规模来说,已经是可以算中等规模了,那么正常来说的话,燃气窑就会比较合适一些。 但是李寻丽自己却更倾向于想用电窑,不管是操作上来说,还是在温度控制方面来说,都会更加方便一些。 而且也不需要再找人来专门烧窑,工匠们就可以自己操作了。 但是问题在于,电窑的容量小,用电量却不小,两相对比下来,其实并不划算。 “妈妈,那你就买个四五台的电窑,专门来做一些定制的、数量少的瓷器,然后那些批量加工的就用燃气窑就行了啊。”沈清清嫌房间里闷,坐在客厅切了一盘西瓜边吃边做试卷。 听到李寻丽跟李寻锦打着电话商量买窑炉的事情,犹豫着做不了决定的时候,随口给了个建议。 李寻丽一听,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对,我都想岔了,两样都可以买,处理好数量就行了,还是清清聪明!” 沈清清叉西瓜的动作停顿了一下,还是决定沉默地接受她妈的这个夸奖。 决定好要什么样的窑炉之后,李寻锦那边就联系了五祖伯的儿子,也就是上次那位和他们一起被山体滑坡困在外省的长辈,询问了一下哪里有订购窑炉性价比比较高的地方。 对方很快就发来了一个地址。 买窑炉这件事除了要李寻丽这个负责人去挑以外,还得跟施工队的负责人一起去,这样才能最合理地把窑炉跟瓷厂相结合起来。 不过还是先解决了陈满宇上学的事情。 沈清清第二天也跟着李寻丽一起去了陈满宇家。 陈泽松的电话存在了李寻丽的手机里,然后用的陈满宇家的座机打过去的。 几个月过去,陈泽松记性也还很好,没有忘记之前沈清清问的那件事。 这一次就更加细致地给李惠芬老两口解释了陈满宇如果想要回去上学的话,应该怎么做。 沈清清在旁边也时不时地帮忙解释打补丁。 这个电话一打就打了半个多小时,老两口才终于弄清楚了应该怎么做。 “正好新学期就是新学年,满宇他嫲,如果你想带满宇回来重新上学,你就把资料都准备好,等到准备好了之后,就打个电话告诉我,我们就去学校把手续走完,这样等到开学的时候,满宇就能直接去上学了。”陈泽松很有耐心地说着。 李惠芬自然也是忙不迭地答应着,说自己马上就去准备那些材料。 陈满宇这边的事情就算是解决了,李寻丽载着沈清清和沈漾漾去了李家。 沈漾漾要留在李家,而沈清清想跟着她妈跟她舅一起去买窑炉。 李寻锦开着车载着她们母女俩一起去瓷厂那边接上负责人,就一块儿往卖窑炉的那个地方去了。 第124章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破窟窿 因为昨天就已经确定好了要买的窑炉类型和数量,到了厂里之后,基本上就只剩下对比不同档位的性能的问题了。 这个大型窑炉厂是批发原产地,在厂子负责人的带领下,沈清清不仅看到了各种各样造型的窑炉,还看到了最简单基础的窑炉是怎么制作的。 不过她也看到了以前她们家瓷窑里的那种老窑炉的制造原料。 一车又一车的黄土泥料,用于搭建以前的那种老式土窑炉。 虽然说新式窑炉方便了很多,但是有些人就还是更喜欢用那种老式的窑炉,觉得烧出来的东西更加有韵味一些。 沈清清听到负责人这么说,低下头默默地笑了。 她刚刚可听见了造一个土窑炉和买那种新式窑炉之间的价格还是有点差距的。 就现在来说,老式土窑炉那种其实也就赚个人工费和原料费,比不上新式窑炉的贵。 所以一些瓷厂还是会喜欢用土窑炉一些。 听到李寻丽他们不仅想要买燃气窑,还想要买电窑,负责人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了。 毕竟这可是一笔大单啊! 然后沈清清就跟着负责人看到了现在的电窑是长什么样子的。 跟后世她在小破站的视频里看到的差别不是很大,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长方体,只不过区别于体积有大有小。 有竖着的,有横着的,这都要看买主个人的需求。 但是打开盖子往里看,确实每一个的容量都不大。 甚至最小的一款,里面就只能放得下一只瓷器。 沈清清一看就知道她妈肯定不会买这种。 果不其然,最后李寻丽跟施工队的负责人商量了之后,中型的燃气窑要三台,大型的要一台,中小型电窑要三台。 谈好了价格之后,给负责人留了个地址,让他明天送到瓷厂去。 不是不想多买,也不是瓷厂地方不够,而是因为钱不够。 因为价格总和算下来,李寻丽发现手里的钱还差了五万多。 得跟李寻锦借一点。 本来李寻锦是想直接帮李寻丽买了的,但是被李寻丽阻止了。 说他要是不肯借,那她宁愿不买。 没有办法,李寻锦只好答应了李寻丽借给她,回去打欠条签字。 因为买的是那种可移动的,不是嵌入式的,所以负责人也就不用想着怎么去协调窑炉和墙体了。 半个月后,浔清瓷厂终于竣工了! 采购的燃气窑和电窑也全都已经搬进去了。 不过新厂竣工,总是得做个流水席开开张。 李寻丽和李寻锦也没有广发英雄帖,就请了自家的亲戚,包括了李玉杏这边的亲戚和张明芳那边的亲戚,一共摆了五桌,还有张总,陈漫一家,给张恒韵发了请帖,但是她没有空,再然后就是李寻锦的所有签了几年合作合同的客户,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摆了个十桌。 就在新瓷厂这边办的,因为地方足够大。 而且也是为了给合作方看一下他们现在的生产实力。 李玉杏这边的亲戚,其实也就是她的其他四个姐妹一家子,张明芳这边的亲戚,则是他的六个兄弟姐妹一家子,不过有两家离得远,就只送了礼物过来,人没来。 几个大人各自接待各自宴请的人。 小孩子们用不着,就由沈清清带着聚在一起开了一瓶雪碧,一人一小杯边抿边等开席。 看到重生以来还没有见过的那群亲戚,尤其是四叔公和四老婶,沈清清脑子里好像又回想起了这一家子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来。 四叔公是生得和外公张明芳最像的一个兄弟了。 当年正赶上下乡互助的时期,她外公被分配到了他们村这边,在这边认识了她外婆之后,结婚生子,后来就在这边定居了,所以也就把户口一并迁到李家村来了,只不过姓氏没有改,但已经是在李家宗祠这边落了户了。 这也是为什么她妈跟她舅都是姓李。 而四叔公当年是跟着她外公的后脚来的。 外婆李玉杏家里当年是没有男丁的,所有的女儿又都是嫁出,没有招赘,外婆的父母去世的时候,就没有人捧牌位摔盆。 于是机缘巧合之下,就凭着姻亲关系,把跟着外公来了的四叔公,过继到了外婆家做儿子,续香火。 但是长序叫法,就还是按照外公那边的叫法来。 也因为这层关系呢,外婆上辈子对四叔公一家也颇多照顾,毕竟父母的灵位都供在四叔公家里的。 却没想到,四叔公跟四老婶这对夫妻是对不靠谱又没脑子的,村里的什么事情都自己瞎拿主意,瞒着不说,等到事情搞
相关推荐: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左拥右抱_御书屋
修仙有劫
将军夫夫闹离婚
老师,喘给我听
心情小雨(1v1强制)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寡妇门前桃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