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小说

纸鸢小说> 被亡国帝卿缠上后[女尊] > 第119章

第119章

可领取一部分俸禄,甚至某种意义上已经属于官僚阶级的一种。 常日里,连县老爷都要给上三分薄面。 更甚者在有些偏远小县,连县官都只举人出身。 尤其在这种小地方,一旦有人中举,可以说整个县,甚至临县的商户都会争抢着上门儿送上厚礼示好。 哪怕不求巴结上关系,也要给出态度,表示自家对举人老爷尊重,绝无半分得罪轻视之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这一刻有了鲜明的实感。 作为新晋举子,自是要合家举宴。为了自家宝贝孙子,林老爷更是大手一挥,在林府整条街整整摆了三日流水宴。 期间又是几大波贺礼争抢着送上门儿。 要不是生怕宝贝孙子被笑暴发户做派,这位险些都要换上几大筐铜钱在门口撒着玩儿。 作为解元亲娘,外加举人亲姐,安宁小日子倒是一如既往的悠闲,每日看书赏画与往日无异。 两家人忙得脚不沾地儿,然而饶是如此,一众需要操心的事儿愣是没有一星半点儿,递到安宁跟前的。 很明显,教导出一个举人甚至解元,和教导出一众秀才的含金量简直不在一个层次。 若说之前大家伙还只是羡慕佩服,并暗戳戳想要从中得到好处外,那么如今,在看向安宁目光中,就只剩敬畏了。 对读书人,对有能之士的敬畏! 哪怕众所周知谢小弟这些年一直都在县学读书,然而桃花县今年拢共就两位举人。 一个亲儿子,一个亲弟,说没关系,那才是真把人当傻子呢!何况新任解元郎还是安宁本人从小教导。 两家人之前早有商量,宴席倒是隔开日子办的。谢小弟举宴那日,安宁还特意带着便宜夫君和儿子回去了一趟。 老谢家这一日格外热闹。 经过这些年发展,谢家村早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村中除了谢小弟这个举人外,光是秀才就有两位。 除了村长家的小胖外,还有一位便是早前村中教书先生徐夫子的孙子。因着早前无偿教导的恩义,安宁之前的笔记,包括之后送来的经义,时常也会挑些合适的送去徐夫子那里。 毕竟安宁心知,这世上并不是所有夫子都愿意小娃娃,尤其是村中像她这样的女娃娃一分束脩不掏地前去蹭课这么久。 起码那些年,作为厚着脸皮蹭课的小娃娃,她从未从这位夫子甚至徐家人口中听过任何不好的话。 更甚者当初三娃之所以能够结保,取得考试资格,除了谢有成出力外,也多有赖这位老夫子的帮衬。 事实上,徐老夫子虽教书刻板了些,为人却是难得的大方和气,并没有往常读书人身上的清高劲儿。对于安宁送来的东西,虽自觉得受之有愧,但为了子孙前程,仍一张不落,仔仔细细地收了下来。 自知自个儿的水平,后来更是没少叫孙儿前去村里两位秀才处请教。 之前安宁怀孕的时候,小林婶儿还特意送来了早前酿下的果子酒。 席间,安宁还见到了小胖媳妇儿,还有对方已经十二岁,并在去岁已经中了童生的小儿子。 跟谢小弟因着安宁这层关系,有幸娶了县里大户人家的女儿,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安心科举读书不同。 小胖考中秀才时已经十七,资质又不算上佳,日后考中举人的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并不在县城里大户人家的投资范围,最终娶得也是县里中等人家的姑娘。 不过小胖本人对此很是看的开,心知自个儿的天赋,能考上秀才已经是族妹生拉硬拽,再往上简直难如登天。何况在县城里教书也没什么不好。 他谢小胖如今也是人人尊重的“谢夫子”嘞! 三娃早前还羡慕他嘞,不用整日累死累活的,拼着老命的读书考试。 不过还好,小伙伴儿如今可算解脱了。据说谢三娃考中那天,抱着酒坛子哭了整整一宿呢。 天可怜见的,可算是解脱了,不用日日不落,熬灯油似地熬着,还要时不时,忍受来自外甥天赋上的降维打击。 头一次听到小弟如此囧状,一直到回去的路上,安宁还险些笑地直不起腰来。 第72章 古代炮灰农家女29 安逸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间,自家宝贝儿子已经到了上京赶考的日子。 陪考人依旧是孩子他爹,至于落脚地,早在年前,林家堂伯那里就已经趁着送年礼的功夫,特意托人过来,说是京中已经备好了客院。只等年后堂侄过来。 来人很是客气,半点没有早前面对商户人家的傲慢。 林家堂伯今岁已经年近古稀,仕途也即将走到尽头,若非不放心底下子孙,恐怕早早该请折子致仕。 事实证明,官宦人家,也并非没有难处。 科举,无疑就是横在上头的最大难为。 林家大爷早年读书天分只能算一般,饶是蹉跎到三十来岁依旧只堪堪取中举人。哪怕后来凭着外家,还有自家亲爹的荫庇做了官儿。 然而官场之上,同进士尚且要比做如夫人。何况举人,在偌大的京中,可以说啥都不是! 仕途更是一眼到头,哪怕熬了这么些年,也依旧只是个不起眼的六品小官。 其余孙辈更是尚未长成,不说进士了,连个举人都还没有。 少年举子,说来容易,做起来多难,不说他们这些根底浅的,就算累世书香人家,又有几人? 三年前几乎在自家小景取中解元的第一时间,京中那头就已经送上了厚厚的贺礼。若非听说家中已有师承,林堂伯甚至还想将族侄孙接进京中,亲自带在身边教导。 所谓打压排挤,压根不存在的。 只能说这个时代,同族之人的向心力远非后世所能够理解的。 连累世书香名门,也不能保证每代都能进士及第。一家,甚至一族之内,能有接连两代进士已经算是佳话。 这时候,未免人走茶凉,阶级掉落,培养族中出息子弟,尽量留下恩泽情分,已经是大多数官宦人家的必备选择。 毕竟在时人看来,女婿再好也是外姓人,也远没有自家人来的稳妥。 更甚者,京中林家那位大夫人还特意给安宁这儿递了邀帖,言辞亦是颇为客气。 只能说,哪怕相隔万里,这世上依旧没有不透风的墙。 轻捏着手中泛着冷香的书笺,安宁提笔,同样客客气气地写信推辞。 这一世惫懒惯了,从这里到京城,光是水路都要小半个月。这份罪,她可不乐意去受。 反正她这辈子身子骨儿弱是众所周知的。 临行那日,比起泛着泪花,袖帕都要哭湿好几条的姜氏,以及一脸殷切夹杂着担忧的林老爹。安宁这个娘未免有些过于淡定了些。 只简单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不过这不妨碍已经长成俊雅少年郎林景淮逐条记住,并牢记于心。 毕竟自家亲亲娘亲的厉害,这么些年下来,林小少爷实在见识地太多。 说实话这些年身边哪怕时常有着无数恭维声,说他是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少年俊杰,但林小少爷压根没一句往心里去过,并且相当嗤之以鼻! 跟自家亲亲娘亲比起来,他算个哪门子的天才? 一篇经义读两遍了都还记不住的天才? 切! 倒是孩子他爹,这辈子操心惯了,既要担忧长途跋涉的儿子,又得挂心家中身娇体弱的夫人。 临行前更是恍若念经一般,直把母子两人险些念出同款白眼儿。 不过安宁这个娘也不是毫无准备,养身的,防晕船的,防疫病的,甚至连救命的药物都没少备着。 有林家家财支持,这些年为了这副“身娇体弱”的身子,安宁还特意重新“学”起了医术,当然进度一度教重金请来的老大夫怀疑人生就是了。 不过这放在林景淮,包括林家所有人眼中,可实在太正常了! 毕竟媳妇儿(娘亲)就是这么天才。 一直目送自家儿子远去,耳边没了整日叽叽喳喳的声音,安宁这才恍然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不过跟整日求神拜佛,担忧的饭都吃不下的林家老两口,安宁这个当娘的日子可谓极其悠闲自在了。 读书写字,日常摆弄药材,偶尔烹茶调香。在几乎被香火气弥漫的老林家,安宁这儿,简直是不一样的烟火。 一直到数月后的一日,报喜的官差再一次上门儿。 不过这一次是县太爷亲自带着人过来,态度可谓殷勤地不能再殷勤,一路捧着笑脸儿。 门外不断敲响的锣鼓声更是将林家上下所有人的心思高高吊起。 就连房间内的安宁,也不觉停下了手中的笔墨。 一脸恭敬地将县老爷迎到府中,忙不迭地使唤丫鬟奉上热茶,林老爹下意识屏住呼吸。 果然下一刻,就听县太爷笑容满面道: “恭喜恭喜啊,林兄,本官方才已经在邸报中得到消息。就在数日前,令孙已然高中榜首。更是在随后殿试中被万岁爷钦点为一甲第三,探花郎呢!” “一甲第三?” “探……探花郎!” 林老爷下意识呢喃着重复道。 一旁县老爷忙不迭点头,脸上不由露出了些许羡慕。 真好啊,一甲前三,就算啥都不做也比他这个同进士前途好了不知多少倍! 老林家这什么福气,祖坟冒青烟也不过如此了。想到这家子的前途,县太爷刚想说两句讨喜话。 然而就在下一刻。 就见刚才还精神奕奕的林老爷子瞬间扑通一声,径自从椅子上跌了下来,并且当着在场众人的面儿,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县太爷:“!!!” 第73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30 一阵兵荒马乱过后,林老爷再次醒来已经是大半个时辰后。老爷子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死死抓住一旁正在喂药的林大姐。 知晓自家爹在想什么,林婉忙不迭开口: “爹,您刚才没听错,咱们阿景中了,还是一甲第三,正儿八经的探花郎呢!” 眼看自家老爹又有要晕倒的架势,林大姐忙不迭按照刚才弟妹教的法子狠狠照着穴位压了上去。嘴边还不住念叨着: “爹啊,您可万万不能出事啊!想想您这要出了事儿,起码得有一年,咱们阿景这官儿可当不成了。” 不得不说,这还得是亲闺女啊! 一句话正中老爷子红心。 原本还有些晕眩的林老爹瞬间像是打了十万伏特的加强剂,麻溜儿地从床上支棱了起来。 “快快快,鞭炮呢!喜钱呢!” “还有刚才报喜的官差,对了,刚才县老爷是不是过来了?” 提到县老爷,林大姐嘴角又是一抽: “爹您放心吧,县老爷这会儿人还在隔壁呢!” 只是那张脸白的呦,她爹都给人吓成啥了。 多大仇,多大怨啊! 事实上也是如此,一直到再三确认林老爷无事,只是一时激动晕厥,并未伤及身体。县老爷这才一脸庆幸地抹了把额头上不存在虚汗,晃悠着身子在衙役们的搀扶下从林府离开。 并在心里暗暗决定,以后这等讨巧的“好事儿”还是交给下头小年轻吧! 他这一把老骨头真是伤不起啊! 这年头,喜事儿总是传得飞快。 林老爹人还没在祠堂里哭过一轮儿呢,提着礼道喜的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 好在这会儿,只有旁人奉承老林家,断没有林家迁就旁人的。众人也都是惯会看脸色,往往只略做寒暄几句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突然暧昧到太后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致重峦(高干)   [快穿]那些女配们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