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案之上,乾元帝突然开口道: “说来爱卿眼看即将及冠,不知早前可曾有长者意为卿取字。” 这时代男子二十及冠,意味着成家立业,同时又要亲近长辈赐下表字,不过于士人而言,这位长者多指师承。 作为声名鹊起的探花郎,说实话,林景淮的经历不难打听,而林景淮本人亦从未想过掩饰什么。 甚至之前的一些建议,也并未掩饰出处。 他家阿娘这般聪明,因着女子身份不能科举入仕已是遗憾,怎能因着其他缘故默然于人。 何况他也不并觉得被自家母亲教导是什么不好之处。 县里不知多少人羡慕他有个这么聪明的娘亲呢!想想近来他娘确实没有提取字之事。 因而这会儿林景淮亦是果断摇头。果然下一刻便听来人道: “既是如此,朕今日便赠卿一字如何?” 第79章 古代炮灰农家女36 “初次于大殿上见到爱卿,朕便时常想起早前读过的一首诗词。”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林卿觉得,清与这二字如何?” 皇帝亲赐,那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谢恩的瞬间,林景淮突然想起,这首阮籍的咏怀诗,早前自家阿娘同样也是颇为喜欢。 甚至小时候还曾笑言,若不是林家这一辈既定了要从景字,说不得她给取的名字就是出自这首诗词。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林景淮心下默念着这句诗词。 既有旭日东升,灵曜万丈的灿烂,又有微风和畅,且行且止的从容。 嘿嘿,果真是极好的。 阿娘果然最爱我。 只是他倒是觉得,这首诗比起自己,更合适的应该是自家阿娘才是。 事实上,这次伴随着圣人亲赐下的表字而来的,还有属于安宁本人的诰命文书。 按理来说,林景淮身为正六品翰林侍讲,便是加封,也该是由礼部颁发的敕命,即六品安人。 但这次圣上却是出乎意料的大方,不止亲自下旨,给的还是正儿八经四品恭人的诰命。 对此安宁只惊讶了片刻后,很快就乐得接受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代人活的就是一个身份,高一点儿到底是好事儿。倒是一旁的昭华极为高兴,捧着个肚子还不忘在一旁乐呵: “我就知道,皇叔这人向来有功必赏!娘亲早前的功劳必然不会忘掉的!” 虽然具体功劳是什么,昭华自己也不大清楚就是了。 当然,老林家一家子更不清楚。 不过这不妨碍姜氏眼气地眼珠子都红了。夜里还不忘跟老头子絮叨: “唉,传说中的诰命夫人啊,儿媳妇年纪轻轻的,真是好命的很!” 一辈子尽享福了。 “你说老头子,我啥时候能有这福气啊!” 本朝诰命,三品以下可请封妻,母,三品以上方才能请封祖母。 可事实上,官职都是一阶一阶的爬,真到三品行列,人都多大岁数了,母亲在不在都不好说,何况再长一辈份的祖母呢? 一旁的林老爷抿了抿嘴,难得不吭气儿了。 以阿景的受上头看重程度,老婆子多挺挺或许还有些机会。加封啥子的,他老头子活着的时候压根儿沾不到一点儿,他有说什么了吗? 不过探花郎的祖父啊,多能耐啊,一想到从他这一代,家里出了个探花郎,未来这一脉彻底转入仕途。 就算他这会儿立时没了,也能去见祖宗。 林老爹那一点子遗憾瞬间没了。 何况林老爹心里还是有数的,当即转头对一旁的自家夫人告诫道: “你也别瞎红眼,再说那不是儿媳妇人家自己有本事吗?” 要不然怎么不直接加封阿景,反倒破格提了儿媳妇的诰命。 想来以自家儿媳妇的能耐,必然是又是出了什么厉害的主意。 “唉,还得是人家聪明人呐!” 老爷子边咂吧着嘴忍不住感慨。 一旁的姜氏:“………” 啥意思! 合着她这一辈子就活该受两重媳妇儿的威风,都怪自个儿没生个聪明的脑子呗! 背对着自家老头子,林老夫人狠狠吸了口浊气。 不得不说郡主进门儿前,姜氏除了忐忑外,未必没有瞧自家儿媳妇儿乐子的想法。 想想当初儿媳妇当初那挑剔劲儿,郡主娘娘身份高贵,岂不更加挑了。为了瞅这鬼热闹,她还特意“病”了几日,连管家权都利落放了出去。 本来以为闲散惯了,骤然接触管家,儿媳妇再怎么聪明也得手忙脚乱一会儿,没成想人家也不知道怎么弄的。 就随手一样定了个规矩,剩下的基本上全程当甩手掌柜了,每日处理一大家的事都用不到半刻钟。 就这还是自个儿悠哉悠哉地躺在榻上,吃着瓜果点心,任两个婢女搁哪儿巴巴的念呢! 对比每日几乎大半时间都花在管家上,甚至有时候还要半夜熬着的姜氏:………” 然而更叫姜氏眼气,外加瞪大了眼睛的是,郡主娘娘一看那么傲的性子,自家儿媳妇也不遑多让。本以为这俩凑一块儿铁定好不了。 谁成想,才多久啊,人家那俩处得那叫一个好,眼里等闲都瞧不见旁人儿。 早前儿媳妇随手使唤人布置的房间,郡主娘娘更是喜欢的不得了。敬茶那天送的玉坠子,都这会儿郡主还时常戴着呢! 反观她这个做祖母的,早前使人送去的见面礼,那么大一尊送子观音,整整上千两银子,还特意请大师开过光的。 多好啊,愣是自那以后没见过一回。 姜氏:“………” 一直到翌日老头子精神抖擞地出了门儿,姜氏这才转过头同一旁的王妈念叨: “你说说,这天底下,怕是再没有哪个当婆婆的比我更憋屈。一家三个女主人,就我身份最低。 看看人家,一个诰命夫人,一个郡主娘娘,个个都是祖宗!” 偏这俩祖宗,居然还是一个国的。 简直气死个人。 王妈:“………” 不过不论姜氏心下怎么嘟囔,第二日见到安宁倒仍是下意识扬起一张笑脸儿。 对自家婆婆一眼就看穿的小心思,安宁倒也不以为意。 反正无伤大雅就是了。 因着这个突如其来的诰命身份,常日里递到安宁这儿的帖子更多了。 别说,这时代的贵妇们也是颇有些乐子的,马术,投丸,叶子牌,虽不比后世多姿多彩,倒也聊剩于无。 再加上自家儿媳妇即将生产,安宁难得没了早前的懒散悠闲劲儿。 不过在那之前,年节那会儿,林大姐那边特意来了信过来,不止如此,还带来了外甥江志中举并且定亲的好消息。 其实当初林家举家进京的时候,林老爹也曾经问过林婉要不要带着小志一道走,不过出乎意料的是。 林大姐拒绝了。 再向安宁确认过,自家儿子举人的火候已经差不多后,果断带着儿子留在了桃花县老宅。 哪怕这会儿,家中今非昔比,连留在老家的林二弟几人都试探着想让后辈过来,给老两口“尽孝”。 只不过被林老爹干脆利落给骂了回去。 对方也没有上门儿的意思,只在信上写着,阿志估计还要在府城多读几年书,冲一冲进士这个坎儿。 安宁照旧送了几本资料回去。 说实话,对林大姐的做法,安宁倒是能够理解。 阿志今年已经二十有五,不过因着考试这才耽搁了娶妻,实际上成人已经太久。 早前再是关系不错的表兄弟,成人之间一旦成了纯然的依附,感情自然会受到影响。 无论对依附者,亦或者被依附者。 何况其中还牵扯两个家庭。 倒不如这般远远的处着,偶尔联系,情分反倒不会消磨太多。 就像现在,知晓表兄跟自幼疼爱他的姑姑都不打算进京,阿景还着实惋惜了一会儿,不过想来也明白对方的顾虑。只在回信时同样加入了一些资料书籍。 希望表兄能够早些取中。 一家子热热闹闹的过完年节,时间很快来到昭华生产那日。 事实上,一直到被推进产房那一瞬,昭华郡主一双手都不忘下意识抓着自家婆婆,嘴上还下意识念叨着: “各路菩萨,佛祖,三清真人一定要多多保佑……” 因着凑的近,隐约听到些什么的安宁:“???” 第80章 古代炮灰农家女37 产房内,伴随着哇的一声大哭,还是个小包子版的林翊小朋友顺利出炉。强撑着瞅了眼怀里皱皱巴巴的小不点儿。 恩………虽然红了点儿,皱巴了些,但不知是不是昭华的错觉,总觉得从这张小脸上瞧到了自家婆婆的影子。 意识到这一点,郡主这才宛如放下一桩心头大石一般。在一众欢喜声中,麻利地闭上眼睛晕倒过去。 可惜了,再多的欢喜只是这一日的。 多年后,昭华郡主无比悲哀的发觉。 错觉终究还是错觉。 新出炉的林翊小朋友的确称的上玉雪可爱不错,可长相上,越长大,也只有眉眼间方才带了些许安宁的影子。 总之,美貌程度真要说起来,虽然也称的上极佳,但跟他爹小时候还是比不了的。 至于头脑,如果说林景淮小时候一篇复杂的经义需要两到三遍,那么小阿翊,可怜的娃起码得需要四遍。 好在令郡主欣慰的一点是,后来生的小闺女,阿禾,不仅面容像了安宁三分,连头脑瞧上去也比自家哥哥好上一些。 就…… 同样的经义文章,跟自家阿爹小时候差不多的程度。 饶是如此,也足够郡主欢喜不已。晚上临睡觉前还不忘抱着香香软软的小闺女狠狠亲了一口。 “果然,还得像咱娘才好啊!聪明!”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昭华忍不住感慨道。 身侧,已经升任正四品户部侍郎的林景淮下意识点头赞同。 入朝多年,即便所有人都赞他年少有为,聪敏过人。然而林景淮很清楚,自己这点儿子头脑跟阿娘比起来实在还差得太远。 这些年每每于他,甚至朝中诸臣都难以解决的困境,到自家阿娘这里,却总能寻到最合适的解法。 就连圣上都时常与他感慨,天下间怎么会有“琼华夫人”这般聪慧之人。 是的,夫人。 安宁如今已经是正二品夫人,还是圣旨亲封的那种。 照旧比自家每日辛苦做官,日日起得比鸡早的儿子还要高上数级之多。 本朝有例,正二品以上官员,其家眷方可获此殊荣。 这般不按规矩之事,早前朝中不是没有人酸歪歪地说什么酸话。甚至若非安宁自个儿年纪摆在这里,比之当今还要大上七八岁有余。 怕是有些猜测还会更加不好听一些。 可惜了如今龙椅上这位可不比先帝,说一句乾纲独断也不为过。 压根儿不会理这些唧唧歪歪的文人,甚至比之先帝的仁慈,这位可是真砍人的,甚至一个不好连带全家甚至阖族滚回去吃自己,加之声名俱毁的程度。 也不知从何处听到这些诋毁之言,当今当时便在早朝上雷霆震怒,不仅黜落了数名官员,连带着一些爱嚼舌根的命妇也被皇后娘娘亲自下旨申斥,丢了诰命不说,几辈子的老脸都险些丢没了。 还要被自家儿女亲人埋怨嫌弃。 就这,上头这位还尤嫌不足。 第二日便亲自拟了圣旨,将自己这位亲封的“琼华夫人”从头夸到尾,另赐下赏赐无数,甚至当时乾元帝本人还亲自提笔写下“女中君子,可堪国士”的极高赞
相关推荐:
烈驹[重生]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屌丝的四次艳遇
云翻雨覆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捉鬼大师
鉴昭行
致重峦(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