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头改了简单挽发,流云垂髻,烟眉淡扫。 她站在那里端庄清冷,带了几分怒气后,更是全身散发着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威严,“见着本公主不行礼跪安,是藐视皇权吗?” 唐楚文和梁氏一时错愕,一句“藐视皇权”压下来,双腿比脑子先软了,扑通一声齐齐跪下,“见过海晏公主。” 时安夏居高临下看着这夫妻二人,也不免礼,就让人跪着。 自时安夏被封海晏公主以来,除了处理几件特殊事情摆一下公主的谱,平时十分低调。 她自己也不喜欢繁复的礼数加身,尤其在自己家里时,都是能免的礼都免了。想她在深宫中过了一辈子繁文缛节的日子,如今早就是过尽千帆,洗尽铅华,只想怎么简单怎么来。 可有的人,你不端着架子,他就总觉得能在你身上讨得了便宜。 那还是端着吧。 唐楚文等人也几乎没跟她照过面,乍见之下,哪还记得小丫头是皇上钦封的海晏公主? 这一跪,倒把他跪屈辱了。眼里的怒火丝毫不减,却又因着怂,不敢抬头。 他在名义上,在身份上,可是这小丫头的舅舅啊! 她怎么不怕雷劈?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令他下跪! 时安夏今日并不打算收拾谁,就单纯来摆个谱,给她舅母和猪脑子唐楚月撑个腰而已。 这便晾着两人,径直与舅母拉起了家常。 时安夏问,“舅母,怎的就让人闯进来了?” 场上府卫,还有管家,甚至玉嬷嬷都是面红耳赤。 老管家先跪下认错,“是老奴管教不严,老奴这就换了门房。” 玉嬷嬷也解释说,“门房见是二爷来了,就没多加阻拦放行了。万没想到二爷不顾老奴劝阻,直接就闯进来。” 且分家不久,没听说分家的时候交恶,门房也不知闯了这大的祸。 郑巧儿淡淡道,“那就把门房换了,挑几个机灵的看好了,别什么人都往府里放。” 梁氏没忍住,抬起头,强忍着屈辱的泪水,“大嫂,我们也是护国公府的人!” 郑巧儿傲慢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弟媳,“不是分家了吗?那还是宫里的人做的见证呢。要不要再去请齐公公来问一遍?” 当日分府时,正值齐公公来接收补偿明家的银两,自然也算见证人。 梁氏被怼得哑口无言。 她不甘心啊!她真的好不甘心。 梁氏,闺名雁芝,娘家乃忠礼侯府。 忠礼侯府跟早前的建安侯府可不同,其运势如日中天,未有衰落之相。 她嫁入护国公府算高嫁,倒也低眉顺眼讨婆婆朱氏欢喜。 毕竟当时世子位一直悬而未定,且夫君又是婆婆的长子。若是老国公弃了大哥唐楚煜,怎么算,世子之位都该落在夫君头上。 是以长久以来,夫君不上进,她也不慌。 祖上蒙荫摆在那,躺着也有大好前程。 梁雁芝早就做好了成为世子夫人的准备,一门心思就想着把婆婆伺候好,让婆婆努力,把她夫君扶上位。 可如今陡然生变,公公婆婆被赶出了京城,唐楚煜扶摇直上,直接袭了护国公的爵位。 最可气的是,分家的时候也没分到值钱的家产,她夫君不止没有功名傍身,连惹眼的身份都没了。 搬出护国公府,他们就是白丁身份。 所有的希望一下全落空了,梁雁芝处心积虑搏来的高嫁也成了一个笑话。 当年她可是千方百计换了姐姐梁雁冰的姻缘,才得以嫁给了唐楚文。 梁雁芝悔得肠子都断了。 要知她姐姐梁雁冰后来嫁的高品源,如今可是年纪轻轻就成了工部侍郎。 高品源原是她二叔的学生,总在忠礼侯府行走,与她姐妹二人都熟识。 她二叔跟她私底下说过,高品源前途无量,让她别错过。还说等她姐姐梁雁冰嫁了护国公府的公子,就跟她爹娘通个气儿,让高品源上门提亲。 梁雁芝哪看得上当时一文不名的高品源,想尽了办法在姐姐跟前说高品源的好话,又贬低唐楚文,说护国公府这公子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得,还真被她一语成谶! 当真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可她把这坨烂泥砸手里了啊! 梁雁冰当年听了梁雁芝的话,在妹妹的撺掇下,装病,传出得了恶疾。 朱氏理所当然要退亲,梁雁芝就挺身而出,说自己愿意代替姐姐嫁入护国公府,以全了两家的情谊。 待双方敲定换嫁后,梁雁芝还跑到梁雁冰面前假惺惺,说唐公子对她一见倾心,非她不娶,让姐姐不要介怀。 梁雁冰被妹妹摆了一道,自然冷脸,转头就嫁了高品源。 结果那穷酸姐夫不止以状元身份入仕,还因着表现突出,不久前已从晖州调回京城,并升任工部侍郎。 原本这工部侍郎夫人的位置是她的啊!梁雁芝欲哭无泪,心情极致烦躁。 正在这时,事情有了转机,日子有了盼头。 你当她真稀罕那劳什子工部营修督缮所的所副一职?她只不过是借着这个由头,撺掇丈夫把妹子嫁去昌平王府冲喜而已。 别人不知道昌平王府这位世子的凶狠,她可是知道的。 就头两年,忠礼侯府梁家一个旁支的子侄,在外也不知怎的冲撞了宁阳郡主的庶妹,愣是被昌平王世子萧荣打断了几根肋骨,到现在还瘫在床上下不了地呢。 背地里谁不知道昌平王世子喜欢那位庶女? 可昌平王妃不点头,世子就娶不成那庶女。堂堂一个王府,不可能娶一个庶女来做世子妃的。 若是有了世子妃,再把这庶女娶了做妾,倒是大有可能。 唐楚月要是嫁给昌平王世子,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小姑子有没有好日子过,她管不着。她只知道结了这门亲,不止她夫君仕途一片光明,最重要的是,就连她娘家也跟着沾光。 今儿她娘家就来人给她递信儿了,必须促成唐楚月嫁进王府,这里头有挖不完的好处。 最大的好处,就是搭上了李家阵营这艘大船。 李家可是太后的李家! 虽说最近李家不如往日风光,可只要太后不倒,这条大腿就还是往日他们不可企及的大腿。 昌平王府,以及昌平王妃的娘家都是太后这艘船上的人。 梁雁芝只有达成了昌平王妃的心愿,让唐楚月安稳嫁过去,往后才能上得了这艘船。 正在这时,门房来报,“工部侍郎高大人携夫人递拜帖求见。” 第457章 郑巧儿听得一脸茫然,“哪个高大人?” 时安夏视线扫过梁雁芝,心道京城是个圈儿,到哪都能遇上熟人。也不知她这便宜二舅母见了自家姐姐和那姐夫有何感受? 这高大人可是明德帝欣赏的人才,派去晖州治理水患,颇见成效。 上一世,明德帝见济州水患也严重,又把高大人派到济州任知府。 这一去,高大人就惨了。 荣光帝上位,高大人一直被压在济州不得升迁。 济州水患严重,地势险峻。高大人苦苦奔走,求户部拨银子加固水坝,治理山林。 可荣光帝的户部可不像明德帝的户部缩紧裤腰带过日子,人家有钱修行宫,就是没钱筑堤坝。 高大人没有办法,就自行在民间筹银子修坝。求爹爹告奶奶,那些富贾见着高大人都害怕,绕着走。 不过高大人为民办事的执着,也是感动了当地不少人。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济州风气在高大人的感化下渐渐好转。大家不再只紧顾着自己那点小家,都知道只有济州好了,不再发生灾害,济州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大家才有银子赚有好日子过。 高大人在济州任知府的那些年,应该是济州百姓最幸福的几年。 只可惜,好景不长。 很多地方天灾人祸不断,就济州日子安稳。 那高大人也是又臭又硬,只埋头做实事,甚少把时间花在人情世故上。对升不升迁的也不在意,任谁都拉不进各方阵营。 如此便有人见不得他清高,更见不得百姓颂扬这位好官。 有人买通一个富贾上京告状,诬告高大人在民间筹款修坝,实则中饱私囊。 朝廷派人下去查时,就在高大人家的后院挖出了十数箱金条和银子。 高大人锒铛入狱。 可济州百姓不信,长歌当哭,长街跪行。 上万百姓堵在通往京城的三岔口上,不让高大人随钦差大臣上京服刑。 钦差根本带不走人,若是强行带走,连他自己都走不了。 高大人就这么被百姓拦在了济州大狱。 在济州大狱的日子,高大人没受什么苦。反而有百姓隔三岔五来给高大人送吃的送穿的,发现有狱吏虐待高大人,当即就有人找来当地受过高大人恩惠的富贾跟衙门施压,要求换狱吏。 后来有干得长久的狱吏说,那哪儿是看守犯人,分明是供着一活祖宗。 高大人的夫人梁雁冰在当地也备受尊敬,除去她是高夫人外,她还是当地名医圣手。 梁雁冰从小就喜欢捣鼓花花草草,捣鼓多了以后,就发现很多花草可以用来入药,从此迷上了给人治病。 她从小见人就伸手去给人家探脉,梁家好些人都怕她,也不听她的。 直到这梁雁冰嫁给了高品源以后,才真是放出笼的鸟儿,呼啦啦飞得老高。 那高品源又是个宠妻的,纵容夫人所有言行,还常带着扮成小厮的夫人出席各个场所。 毫不夸张地说,有高大人的地方,身旁必有个叫“冰儿”的俊俏小厮。 济州水患没治理好之前,常伴着瘟疫发生。 是梁雁冰以身试药,多次用草药及时治好当地百姓,不让瘟疫扩散。 别地儿只要发生瘟疫只能任人自生自灭,甚至常见的作法是把人圈禁起来烧死。 唯有济州百姓,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赶紧派人找高大人和高夫人。 只要高大人和高夫人在,济州百姓活着就有底气。 说白了,这两口子就是济州的活菩萨。 高大人那些年被困在大狱里,其实也没多惨。有时候还能悄悄回家沐个浴,吃个饭,散个步,然后再回牢里看看书。 外头济州的父母官有什么事儿,都愿意来牢里请教他。 如此,高大人反而好了,省去了许多人要拉拢他的烦恼。 荣光帝在位期间,济州可以说是所有州里,过得最安稳最和谐的地方。 后来惠正皇太后从舅舅口中知道高大人,忙将其调回京城,直接接任了一塌糊涂的工部,成为工部尚书。 那时候的唐楚文又在哪里呢? 他流连青楼赌坊,寻欢作乐,还拿了一个亲生女儿去抵赌债。最后恶疾缠身,死相凄惨。 梁雁芝绝望极了,在满城人都在为国呐喊奔走时,此女一大把年纪却开始争风吃醋。 她疯癫了,跑去拦工部尚书高大人的轿子,声泪俱下说当初万般无奈辜负了高大人的心意,并求他看在往日情份上收留自己。 那时梁雁芝的姐姐梁雁冰已是三品诰命夫人,膝下儿女也都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文臣武将无一不优秀。 人人均说高家的家风正,那这位高大人是如何应对曾经的白月光呢? 据好事者说,当时高大人不知跟梁雁芝说了什么,直接把梁雁芝逼疯了。 梁雁芝逢人就说,“他骗我的!他一定是骗我的!” 最后一头扎进湖里,死了。 后来惠正皇太后闲来无事,找来三品诰命夫人梁雁冰聊天。 梁雁冰才说了真相,其实高品源原先中意的就是她。 二叔来问高品源的时候,梁雁冰已经和唐楚文订亲,就差过礼了。 高品源吱吱唔唔,怕自己说真话坏了梁雁冰的名声,就含糊过去,只说先以仕途为重。 二叔理解岔了,以为高品源含羞内敛,不好意思承认。于是单方面知会了梁雁芝,造成了误会。 高品源得知弄混了,正要澄清和婉拒二叔的好意。谁知峰回路转,竟得知梁家与他说亲的正是他钟意的梁雁冰。 他又默默地接受了梁家的好意和安排,成了梁家女婿。 梁雁冰是个性子爽朗的人,与惠正皇太后一见如故,该说不该说的都说了个干净,“太后,不怕您笑话。跟您说了也无妨,其实臣妇本也钟意夫君,只是父母之命不敢违,正想着要怎么脱身。臣妇那妹妹就来臣妇面前耍心眼子。臣妇自然顺水推舟,遂了她的心意。” 时安夏好笑地看着眼前自以为全天下就她最聪明的便宜二舅母梁雁芝,不由想着一会儿姐妹相见,会是什么样子? 她还挺期待的呢。 毕竟,高大人回京后哪里只是工部侍郎这么简单,很快北翼史上将诞生最年轻的工部尚书啦。而反观唐楚文那怂包样儿……啧,就不忍直视。 第458章 北翼史上将诞生最年轻的工部尚书,这当然是时安夏跟明德帝建议的。 主要是她讲得一手好故事,明德帝听得入迷。 主打一个敢讲,一个敢信。 曾经时安夏问,“父皇,您就不怕儿臣诓你,安插自己的亲信?谋您江山,害您性命?” 明德帝老谋深算一笑,“呵呵,朕那日也做了个梦,正好梦到高品源在济州治水养林。那些个百姓啊,十里长街护好官。哼,朕也是会做梦的人了。你以后别想着诓朕!” 时安夏便是大惊失色捂嘴拍马屁,“父皇果然是真命天子,儿臣以后说话且要小心谨慎才好。毕竟父皇也是能亲自做梦的人了。” 如此便是父慈女孝,其乐融融的画面。 明德帝生怕女儿不带他玩,可算是琢磨出一条假装会做梦的路出来。 父女俩便就着舆图,把前世容易发生水患的地方一一圈出。又把如今的工部派人悄悄查探一番,这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工部吃闲饭的,贪赃枉法的,一点不比别的部少。 因为工部里头油水最多,加之工部吃银子最为隐蔽。材料钱,人工钱,天远地远的运输费用各方面的边边角角,全是油水流过的地方。 尤其能进工部的,大多都是擅工懂技的官员。要想做点手脚,更是易如反掌。 其中工部营修督缮所的所正,仗着自己有个做王妃的姑母,更是肆无忌惮敛财。 但凡他手下督办的工程,不给贿银是绝对通不过。除非他知对方有更大的靠山,才装出一副秉公办理的样子。 在西影卫把工部从上到下查了一遍罗列好罪状证据后,明德帝不日就要准备清理人了。 这个工部营修督缮所的所正,首当其冲就是被清理的对象。 其中自然还有一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顾氏女前传
神秘复苏:鬼戏
深宵(1V1 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猛兽博物馆
淫魔神(陨落神)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