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我来这里,见了北直隶布政使吴起昌。他穿着正二品文官的大红色锦鸡绯袍,向七哥下跪行礼。我记得此人,他曾万般推诿,不愿为蓟镇作战的军队筹措粮饷。 “吴大人请起,孤此次前来,是想了解延误军粮一案。” 与戏台上脸谱化的奸臣不同,无论是死在徐君逸刀下的唐文涛还是眼前这位布政使,都生得一副好相貌,这位吴大人言谈间还带着读书人的儒雅之态,面对太子不卑不亢。 “禀殿下,一个月前,徐君逸派一队人马来府衙,张口便要六十车粮草。今年冬天不好过,百姓们还饿着肚子,哪有余粮去填蓟镇的窟窿,”他缓了缓,面带隐忍之色,“未能从臣这里得手,徐君逸直接找到万宗良总督,硬生生抢走了三十车粮草,北直隶如今饿殍遍野啊。” “这么说,徐君逸的蓟镇大捷,是用饿死的百姓换来,”七哥用食指关节敲击着桌面,沉声道,“吴大人接着说,天塌下来,有孤来顶着。” “太子贤明,是我大晋朝之幸,”吴起唱磕了几个响头,继续说道“与运粮草的军队一同前来的,还有东厂太监,自称奉了徐相的命令,为补齐耽误的半月军饷,要将臣抄家查办,槛送长安,家中百余口人全部下狱,臣的孙子刚满周岁,被活活冻死在了路上。”说道激动处,他伏地痛哭,涕泗横流。 “吴大人,你被抄没的家产用作了半月军饷?”我插言道。 吴其昌谨慎地看了我一样,又望向七哥,像是疑惑为何太子身边的太监如此不懂规矩。 七哥一抬手,“颜公公是东宫掌事太监,他的话即是孤的话。” 吴其昌从地上站起来,强打精神回话:“自然如此,就连来长安后的上下打点,也全劳章太傅费心。” “据我所知,徐君逸麾下五千精锐并数万蓟镇边军,一日行军耗费白银四千两,吴大人好身家,竟能支撑大军半月有余,”见他神情有变,我无视七哥的眼神,接着问道,“布政使一年俸禄七百三十二石,折合白银不足一千两,吴大人是怎样攒下的七八万两家财?” 吴起昌神色复杂,不可置信的看向我。 七哥一拍桌案,站了起来,“够了,吴大人若是被冤枉的,孤会给你一个交代。” 在督察院监羁押的官员维持品级不变,每人一个专属小院,方才匆匆一见,房中家具齐全,床上叠着绸缎做的被褥,书桌上摆着湖州产的笔墨。据那位吴大人所述,徐君逸本想将他提到诏狱,是外祖章籍横插一脚带来这里。 长安城雪飘如絮,七哥挥退身旁护卫,与我站在院中的青松下,“徐君逸为了一场胜利,可以不择手段,你还要执迷不悟吗。” 说来奇怪,七哥与我同岁,总显得年长许多,我与他本是同一棵树上的枝芽,却向着截然不同的方向生长。 “我只看到了以党派之争克扣军粮的巨贪。” “小妍,”七哥长叹一口气,“孤本不想同你讲朝堂上的事,水至清则无鱼,几百两俸禄是不够二品大员的开销。” “所以就放手任由他们贪吗,”我不懂,七哥身为太子,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放在太祖朝,这样的官员早被砍下了脑袋。” 七哥揉着眉头,面色无奈,“人际往来,应酬交际,他们有他们的难处,世风如此,官场如此,孤能奈何。吴起昌统管北直隶财政,每年按时上缴税银,不过贪了几万两白银,称得上能吏。” 原来吴起昌的眼神并非
相关推荐:
蚊子血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九品道士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试婚
罪大恶极_御书屋
先婚后爱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医武兵王混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