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小说

纸鸢小说> 神话:灵性支配者 > 第65章

第65章

还是爱情故事最保险。 沈桃思索良久,提笔在纸上轻轻落下几个字——情深深雨濛濛。 就把背景改成古代落魄的富户吧。 他的一房小妾和女儿被赶出家门,女儿为了维持生计,在酒楼弹唱。 黑风寨没有那么多年轻的姑娘,所以沈桃适当地削减了支线剧情。 结尾升华,书桓和杜飞为保护家国,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写完大纲,沈桃自己看了一遍。 好家伙,这么一改,整个故事除了名字没变,内容已经面目全非。 虽有儿女情长,但也涉及到小人物的家国大义。 沈桃满意地放下纸笔。 故事框架已经出来了,每天晚上闲下来,再丰满剧情即可。 黑风寨人手多,修建进度很快。 不过月余,观景台就搭建完成。 观景台足有百坪,可容纳几十人同时观景。 水塘也挖成了,山泉水顺着打通的竹节流了好几日才注满。 山中的茅草屋也颇具雏形。 这些体力活交给鲁齐就好,沈桃则决定干件大事。 定制茶具! 据沈桃了解,大月皇朝的茶文化还在起步阶段。 在家招待客人时,不过是以沸水冲泡茶叶。 京城的文人稍微讲究一些,以滚水煮茶,水沸三次为宜。 甚至还会在茶中加些盐来佐味。 喝茶时还要听乐曲,玩情调。 沈桃以前对茶并没有多少研究,她更喜欢咖啡浓郁的口感。 直到一部电视剧大火,里面的茶道吸引了沈桃。 她在网上买了成套工具,下班时在家钻研。 现如今,她要把这手艺施展出来了。 让古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茶文化! 沈桃把工具一一画出,打算到屏县找匠人打造。 尤其是喝茶的杯子,一定不能落于俗套。 沈桃穿来时间不短,屏县也逛了无数遍。 可手工匠人藏在哪里,她还真不知道。 她只能求助于冯茗。 冯茗看了沈桃画的奇奇怪怪的东西,一阵好奇。 “桃儿,你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沈桃:“喝茶的。” “你确定这个石碾也是喝茶用的?你别看我见识少,就诓骗我。” 沈桃:“真是喝茶用的,等打造出来,我专门请你喝茶,让你看看用法好吧!” 冯茗傲娇:“那行,走吧,我带你去定制。” 冯茗带沈桃来到一家藏在民巷中的陶器店。 店前门可罗雀,店内却精致优雅。 一排排的架子上,放着造型各异的陶器。 冯茗指着其中一陶罐道:“那个和我家用的一样,我家就是在这儿定的。我敢说全屏县有钱的富户都是在这里定的用具。” 掌柜是个精瘦的男人,他视线扫了眼沈桃,就落到冯茗身上,“这位公子,想买点什么?” 沈桃从怀里掏出图纸递过去,“掌柜的,麻烦你给看看,这些东西能定吗?” 掌柜接过图纸略微一看,就询问道:“请问这位姑娘,定制这些有何用?” 掌柜明显看不起沈桃,语气懒散,质问意味明显。 沈桃还没说话,冯茗就不快道:“你管这些作甚!只说能不能做?” 掌柜见贵人不快,赶紧赔罪,“公子莫气,自然是能做的,只是要耽搁几日,价格也略贵些。” 沈桃从怀里掏出十两银,“这些够吗?” 掌柜一见钱,眉开眼笑:“姑娘出手阔绰,够!自然是够的!五日,只需五日就可取!” 沈桃:“好!说定五日,五日后我来取!” 走出门,沈桃又拉着冯茗去买茶。 茶的种类很多,有些异常昂贵。 沈桃只挑了些中等品质的茶。 冯茗不解地问:“桃儿,你定茶具舍得花银子,怎么买茶却抠抠搜搜。” 沈桃瞪他一眼。 抠? 这叫节俭! 茶具能一直用,自然要买好的撑场面。 茶可是消耗品,还是用来招待游客的,买好的岂不亏了?! 沈桃胡乱道:“美女的事你少管!对了,咱们这里的文人大多在哪里聚会?” 冯茗:“平日他们都要去书院读书,除非有人专门组织,否则不聚会。” 沈桃心想,既然都在书院读书,直接去书院邀请不就结了。 第119章 到底赚了几文 沈桃兴冲冲问:“那咱们屏县最有名的书院是哪家?我想去拜访。” 冯茗面色犯难。 沈桃看出了冯茗有顾虑,便问:“莫非屏县没有出名的书院?” 冯茗急着矫正,道:“自然是有的!春馨书院是屏县最出名的书院。 这个学堂的创始人,被世人尊称为竹柳先生。 他曾入朝为官,因看不惯官场尔虞我诈而请辞回乡,开办了春馨书院。 他为人刚正不阿,招收的学子必须有真才实学,还得通过他专门的考核。 想见他的人太多了,只是见他,着实是个难事。 求见者需对得上他的诗,还要工整,合他心意。 且必须是求见者本人对出来的,他才见。” 沈桃:…… he tui! 她上了这么多年学,但凡考点别的,她都不至于答不上。 沈桃起了胜负心。 她道:“走,咱们去黑风戏楼!” 到了黑风戏楼,沈桃拿出纸笔,开始书写。 写的是一道困扰现代人的数学脑筋急转弯。 沈桃写的时候,冯茗就在旁边掐手指头算。 末了,他笃定道:“桃儿,你问竹柳先生这个问题,岂不是小题大做? 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张三也是赚了一文钱! 不信你听听我的算法—— 八文的鱼,九文出,赚一文; 十文再买入,赔一文; 十一文再卖出,赚一文。 赚两文赔一文,总体来说,不就是赚一文吗?” 沈桃道:“你若换一种思路呢?把这当成两次不同的交易来想。 第一次价值八文的东西,九文卖出,赚了一文。 第二次,价值十文的东西,十一文卖出,又赚一文。 这不就是赚了两文吗?” 冯茗挠挠头,“桃儿,你说得也有道理哦!那答案就是赚两文吗?” 沈桃神秘地摇摇头,“若竹柳先生的答案真是赚两文,那就有意思了。 先不说这个了,冯茗你在这里等着,我把信送到春馨书院,再回来找你。” 沈桃揣着信来到春馨书院。 不愧是屏县最有名的书院,青砖红瓦,牌匾高悬,周围行人脚步轻慢,生怕惊动了里面的学子。 沈桃叩响大门。 门里没有应和声,反倒吱呀打开一道小缝。 小缝中露出一张青涩的脸,应是看门的仆从。 能在春馨书院看门,就能旁听夫子教学,穷苦书生挤破头,也想拥有这样的机会。 “你找谁?”青年仆从低声礼貌询问。 沈桃递上那封信,道:“听闻竹柳先生学富五车,我等遇到一难题,已写于信中,恳请竹柳先生能帮我做主。” 青年仆从接过信,诚恳道:“我不确定竹柳先生是否会看,我尽力给你递上去,要不你明天过来等消息?” 沈桃点头,离开。 竹柳先生都是外人的尊称,他本人姓莫,书院中都称呼其莫先生,或莫老。 青年仆从拿着信,垂眸从院中走过。 有的屋内传出朗朗读书声,有的屋内则是夫子讲学的声音。 他羡慕地偷看一眼,快步走过。 春馨书院后有片树林,穿过树林就是一汪池水,水中泛着粼粼波纹。 池水旁有一凉亭,亭子四面都吊着竹帘。 莫先生一身青色衣袍,脸上扣着一本书,正在亭中躺椅上养神。 青年仆从见他在小憩,转身就想离开。 躺椅吱呀晃了两晃,躺着的人拿下脸上的书,坐起身,苍老低沉的声音道:“何事?” 莫先生并不如传闻中那样仙风道骨,他青色的衣衫宽松地挂在身上,一头灰白相间的头发胡乱盘于头顶,由一根发簪固定,周边还有不少散落碎发。 和那些文人雅士比起来,着实有些不修边幅。 偏就是这样一个人,青年仆从打从心底敬佩。 他双手端着信,半弓着腰,把信举过头顶。 “先生,书院门口来了一位姑娘,她说有一难题无法破解,想请您指点。” 莫先生捋着胡须道:“拿过来。” 仆从赶紧恭敬递上。 莫先生手上拆信,嘴里则打趣道:“活得久了,什么事都能遇到。 来拜访我的,多是想和我攀关系。 写信给我的,定是要宴请于我。 反正都是有事相求。 倒是第一次碰到求我解题的!” 拆开信,莫先生一目十行看完,最后竟捋着胡须笑出声。 “有趣!当真是有趣!好了,你先下去吧。 这当真是难题,老朽也要细细思考。” 仆从躬身退下。 莫先生躺回椅上,翘着一只脚看信。 他啧啧道:“一文两文尚有道理,说赚三文简直是狗屁不通!” 莫先生思索之际,一个穿白袍的中年男人走过来。 他满面笑意,遥遥打招呼:“先生真是有雅兴,也不怕风大伤了身子!” “束江你来得正好,今日有人给我传信,问了我一道难题,你过来一同看看?” 男人淡笑着走过来,接过莫先生的信。 轻看片刻,他道:“这明摆着就是赚了两文钱,这有何难?” 莫先生摇了摇头,“不不不,背后出题之人实在不简单。从表面上看,这人分别两次,各赚一文,一共赚两文。 可从大局来看,他赚少了,赚少不就是亏了吗?” 束江不解,“莫老,这做何解?” 莫先生忽地来了精神,盘膝坐在躺椅上,“一条鱼,价值八文,最后一次交易,他却十一文卖出。 买鱼的人是傻子吗?实乃这鱼值十一文。 张三若是探听好市面价格,八文钱的鱼就可以以十一文卖出。 岂不是能赚三文? 结果他费心费力,交易几次才赚到两文钱,岂不是亏了?” 束江大悟,“莫老说得有理。” 莫先生哈哈大笑,“把这封信抄誊几份,送去给学子们讨论。 我啊,对这个出题人感兴趣了!” 隔日,沈桃再次来到春馨书院。 她不是来等结果的,而是来送信的。 信中依旧是一道难题。 第119章 吊老头胃口 沈桃信中是这么写的: 仆从再次把信送到莫先生手里。 莫老是万万没想到,刚解决一个难题,就又送上来一个! 他对送信之人越发好奇,打开信一看,更是愣住了。 他把信纸扔到小几上,脱鞋上塌,半倚在榻上思索。 束江是春馨书院的夫子,也是莫老的忘年交。 没有课时,他惯喜欢来莫老这里玩耍。 有时是各抒己见,唇枪舌战。 有时一人一壶酒对饮。 今日束江又来了。 他一进门就见老头烦闷地躺在榻上。 他笑呵呵道:“莫老。” 莫老一轱辘坐起来,“来得正好,束江快帮我看看这题,好生刁钻。” 束江在莫老对面坐下,拿过小几上摊开的信。 沈桃的字太有特点,丑的别具一格,束江一眼就认出,出题者与昨日是同一人。 他快速读过,整个人陷入迷茫。 对啊! 这一文钱去哪儿了? 莫非在掌柜手里? 不可能!若掌柜想贪这一文钱,何故要返还人家五文? 不在掌柜手里,就肯定在伙计手里。 他不止贪了两文,而是三文! 束江把信放在小几上,笃定道:“我思来想去,这一文钱还是在伙计手里,他本就手脚不干净,肯定是他没说实话。” 莫老不认同的胡乱摇头,“题目严丝合缝,说他藏了两文,就是两文,肯定还有其他疏漏。” 两人在屋中僵坐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想出所以然。 门口忽然传来敲门声,仆从恭敬道:“莫先生,束夫子在里面吗?轮到他讲学了,学子们已经等了好一会儿。” 束江不耐烦答道:“在,让他们先温书,我这就过来。” 束江起身就走,走到门口处,他又返回塌前,下巴冲那封信努努:“莫老,要不我拿去给学子们讨论一番? 人多了,总是有不同见解,说不定就想出来了呢? 更何况人家出了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天下男修皆炉鼎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快穿]那些女配们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烈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