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小说

纸鸢小说> 以小欺大(H) > 第174章

第174章

来的人要仔仔细细调查,金元宝作为当事人,得配合调查,可能还得在押几天。 还说了,林秀秀的问题应该也不大,也只是暂时扣押着,毕竟她也确实什么都没参与。 应该也用不了几天,最多三五天,调查结果出来后,金元宝和他老婆林秀秀就都会被放出来了。 孙庆江给金丽荣说了,可金丽荣还是心疼,摔摔打打的,说孙庆江没当上县长,现在下头的人都对他阳奉阴违。 孙庆江也正恼火呢,沈成山就登门了。 沈成山其实是先去找的梁满山,作为省机械厂的副厂长,他的职级并不比梁满山低。 现在这年代各种规定还比较混乱,在企事业岗和行政岗之间的鸿沟并没有那么大,大厂的领导或者是事业单位的领导,被调去地方行政任职的不在少数。 沈成山靠上沙领导的关系,真要是想去地方任职,一个县长并不困难。 甚至说基于省机械厂的规模,沈成山这个副厂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梁满山这个一县之长,在省里的话语权更大。 所以去面见梁满山,沈成山一点不虚。梁满山果然也是很热情地接待了他。 但谈到沈家这些事的时候,对于沈成山提出的大事化小,所有罪责林克保已经承担,那就足够给上面交代了,梁满山却直摇头。 两人算是不欢而散。 沈成山掉头就来找孙庆江。 “基本情况就是这些。” 孙庆江说,“沈厂长,你想让我帮什么忙?不是我推脱,这次梁书记请了市里和省里的人插手,呵呵,把我都撂一边去了。” 沈成山笑笑:“我觉得南明县的情况,还是孙县长你更了解,梁书记想要大刀阔斧的干,还是太着急了些,这次小南考了省状元,本来是好事,可是瞅瞅,现在弄成这样。” 孙庆江眼神闪烁:“梁书记是有些……太不通情达理了。” 沈成山:“梁书记没担过这么重的担子,不知道利害关系。这件事闹大了,最后遗臭万年的是咱们南明县。” 孙庆江坐直身体:“沈老弟,我明白你的意思,本就不是一件大事,闹成这样真是叫所有人都看笑话,其他办案的同志我能提上几句意见,但省里下来的调查组,我可是插不上话。听说还有省报和京里报社的记者……沈老弟啊,我这位置太低,说话也没人当回事。” 沈成山:“孙县长,我跟着沙领导刚从国外引进设备回来,沙领导对咱们丰省的发展可是有着深远规划,正需要能担得起责任的同志。我跟沙领导提过你,回头抽个时间到省城,咱们一起去拜访一下沙领导。” 孙庆江眼睛亮了:“那可真是多谢沈老弟了……” 从孙庆江家里离开,沈成山带着沈文慧,直接去医院接上高红霞和沈显凯,一家四口立刻返回省城。 公安局那边,韩金花和沈桂英都得到消息。 沈有粮死了,沈显宗把弟弟卖了,自己带着钱跑了,沈群山和田彩云两口子去找小儿子,沈成山回来处理丧事,把沈有粮火化带走,丧礼也没办,一家四口就回省城了。 韩金花和沈桂英都是一脸的不敢置信。 “成山/大哥,就没说来看看我们,救我们出去?” 那必然是没有的,人都已经坐上回省城的火车了。 韩金花和沈桂英精气神都散了。 回省城的路上,高红霞也忍不住问沈成山情况。 沈成山却什么都没说,只说小南这孩子跟她妈一样,爱钻牛角尖。 高红霞若有所思。 回到省城,一家子都精神萎靡,碰上家属院的人问,高红霞就是一脸苦笑,委屈得不成样子。 看她这样子,那好奇心重的人必然是要追问的呀,到底出了什么事。 “小南记恨当初送她去乡下的事,要报复呢。” “当初城里斗争形势紧张,她身份又敏感,送她去乡下真是为她好,乡下生活苦,这孩子在城里娇生惯养的,到了乡下就受不了,心里就记恨。” “天地良心,我每月都往老家寄钱,我一半工资都给寄回去了……但这孩子就是恼了我们,也恼她爷奶叔婶……” 高红霞别提多委屈了。 “这孩子去年参加高考,她爸还专门叫我往老家寄钱,后来知道她没考上,也又给寄钱,说只要她愿意考就继续考。后来他爸不是出国去了么,我呢,知道她不待见我,我就按时往家里寄钱,谁知道能出这么大的事,这孩子是彻底恨上我们了。” 高红霞还抹泪了:“她那小姑父不是个东西,把她录取通知书给截下来,告诉她没考上,这事儿我们上哪儿能知道啊!” “如今她那小姑父干的事情败露,这孩子不分青红皂白的,连我们也给怨上。天地良心啊,她爸出国这么长时间,我要带她弟弟,还要上班,我是真的也都不知道。” “她心里有怨气,她奶奶小姑姑父都被公安关起来,她爷爷也去世了,这孩子一直没露面。哎,我家老沈也是难受的很。” 有那跟高红霞关系好的,或者是想要巴结沈成山这个未来厂长的,都顺着高红霞的话说。 说沈南星不懂事,记仇等等。 而此刻,沈南星带着谈老太一行人,已经到了京市,去见曾老。 曾老名叫曾定一,并不完全属于秦派,他原本因为先天不足幼年在秦家借住求医,自身也对医术感兴趣就干脆拜师学医。 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在秦家学医十年归家后,又博纳众家之长,甚至就连西医都涉猎颇深,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也收了许多弟子,除了亲传的六个弟子,还有许多记名不记名的学生。 秦家在战争中死伤太多,秦派嫡系只剩下秦安平,如今秦安平也不在了,若是没有沈南星,秦派可以说断绝。 而曾老代表的京派,说是如日中天也不为过。 曾老现在年纪太大了,基本上是不再承担日常的保健任务,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是以他现在住的地方保密级别也没有那么高,就在后来的王府井附近,一处四合院,是曾家的祖业。 第一次见到曾老,完全不像个九十多岁的老人。 满头乌发,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一点都不浑浊,步伐轻盈,走起路来四平八稳。 见到沈南星,老爷子连说了几个好,也跟谈老太打了声招呼,就叫儿媳妇招待谈老太,他则带沈南星去书房聊聊。 曾老年纪大了,不管身体看着如何不错,孩子们也不放心,尽管有保姆,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也还是跟着曾老住。 大儿媳妇和谈老太年岁相当,谈老太可是海市出生,见识过繁华,也当过十来年大小姐的,在乡下的时候没摆过架子,也没提过自己年少时候的富贵,人在哪就过哪样的日子。 不像韩金花,经常把自己当丫鬟时在大户人家的见识拿出来说道,显摆自己有见识。 如今跟这位曾老的儿媳妇坐在一起,自然也不会像在农村那样不讲究,礼仪做派一点不落下风,谈吐上也毫不逊色。 两人了解之后,双方互相都很赏识,又没利益冲突,那自然是越说越高兴。 而沈南星在书房里,跟老爷子聊的也很开心。 “小南,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大爷爷永远支持你!有任何问题,找我或者找你几个叔伯姑姑都可以。只有一点,坚守本心,坚守底线。” “你想改回秦姓是好事,虽说新时代了姓氏无所谓,但要继承秦派,姓秦当然最好。” “当年我就跟你外公说过,南星这个名字和沈姓犯冲,跟秦姓才最般配,不过秦南星,念起来有些拗口,大爷爷帮你改一下怎么样,秦天南,你觉得怎么样?当然你喜欢原来的名字那就还叫原来的。大爷爷尊重你的意思。” 沈南星有些讶异,但很快就笑了。 上辈子逃亡港岛以后,她给自己取的名字就叫秦天南。 秦是外公和妈妈的姓氏,而天南,其实就是天南星,天南、南星一个意思。 “好,以后我就是秦天南。谢谢大爷爷。” 在京市的这几天,秦天南和曾老,除了吃饭睡觉,两人喝茶散步逗鸟,任何时候都不忘探讨中医上的理论。 上辈子的秦天南,只在小时候听外公提起过曾老这一脉,但她从未见过曾老,和曾老的徒弟们。 后来她在港岛终于功成名就,又重回内地的时候,已经是将近20年之后。 曾老早就过世,她又通过有关部门打听曾老的弟子们。 但那个时候,唯一还在世的,只有一直在R国的四师叔。 重活一世,能见到曾老,这位大爷爷和他的这些弟子们,真是何其有幸,握着这么好的资源,必然不能辜负。 不知不觉,在京市已经待了快一周,已经是八月底,沈南星和谈老太也得回家一趟,收拾东西去上学了,录取通知书应该也要寄到了。 曾老也很是舍不得,这一周的时间,祖孙俩聊了很多很多。 秦天南哄了哄老人家,说她上大学之后时间比较自由,又是在省城坐火车也方便,会经常上来京市看望老人家的。 老人家又摆手说不用,她一旦接手秦安堂,后续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根本分不开身,不用刻意来看他,还让她有什么事情,只管去找几个叔伯姑姑们。 正要走呢,三师伯成勉来了,按秦老爷子说的,就直接叫成勉三伯。 “是这样的,我想请小南去帮忙看一个病人。”成勉说。 曾老也没多问,摆摆手:“你们自己商量。” 出了门上车,成勉才给详细介绍。 “患者吴长明,跟谈礼的情况有些类似,也是在一次外伤中伤了头部,昏迷不醒,已经半年多了。目前身体机能都还不错,头部CT也显示淤血已经吸收,但人醒不过来。” 成勉说:“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也还是无法把人唤醒,甚至一度怀疑,他是否还有意识。” 秦天南有些奇怪:“没让大爷爷看过?” 成勉神色郑重起来:“不能让老师出手。

相关推荐: 流萤   玩笑(H)   小寡妇的第二春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深海gl (ABO)   实习小护士   游戏王之冉冉   萌物(高干)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