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臣领旨。”齐汪也要下跪,同样被朱祁镇拦下。 “齐汪,土木之后,你是怎么回来的?” 原本齐汪应该战死在土木堡,可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活着回来了,朱祁镇这才有这么一问。 只见齐汪双眼含泪,声音都带着些鼻音回话。 “大战中,英国公当时说:我老了,死在战场是最好的归宿,你们对大明对皇上还有用,回到你们的战场去吧。 然后老国公就将我们送出了战场,这才能再见到皇上。”话音刚落,眼中豆大的泪珠再也止不住的滚下脸颊。 朱祁镇也不禁悲从心起,默默的点点头。 “英国公是大明的功臣!你也要不负他的期望,为我大明的百姓多做些事! 好了,你们俩去吧,即刻前往广东,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两人领命退走。 看了看众臣,发现大臣们也都面有悲色。 尤其是同样从土木堡生还的阁臣:曹鼐、张益两人,更是悲痛深色,能念张辅的好,朱祁镇倒也安慰许多。 这时内阁首辅曹鼐奏报:“皇上,广东琼州今年疟疾严重,急需医护支援。” 朱祁镇不等金英转呈,起身接过奏疏。 越看越心惊,疟疾,这个在后世中国已经被消灭的疾病,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可以夺取万千人生命的病魔。 奏疏中说琼州天气炎热,一年之内疟疾几乎不会间断,今年夏天以来,以村镇甚至县为单位的病区高发。 当地的大夫又有限,虽然有多年的治疗经验,可人手不足的问题还是无法避免。 广东布政司虽然已经挤出了一些人手,可这次病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请求朝廷能再派一些大夫。 “疟疾、疟疾……什么来着?”朱祁镇一着急把那位先生的名字忘了,死活想不起来那个纪录片的内容,越想越烦,索性出了门,在皇宫内转悠。 眼中宏伟的紫禁城,金黄的屋檐洒下来落日的余晖,依然有些炽热的高温下后花园飞过了几只飞鸟,留下一声声啾啾的鸣叫。 朱祁镇好像有了点思路,正要沿着这条想法去追的时候,被人无情的打断了。 “皇上?皇上!” 朱祁镇回头一看,原来是于谦在叫他,强压下心里的不快,无奈的问:“于谦啊于谦,你可坏了朕的大事。” 于谦一愣,赶紧就要下跪请罪,朱祁镇忙扶住了他。 “行了行了,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什么事?” “皇上,各位大臣还在等您拿主意,您看?”于谦也无奈了,这是失忆了吗? 朱祁镇不好意思的一笑,刚才一想给忘了正事还没办完,赶紧回了乾清宫内。 “各位爱卿,朕刚刚想到了一个治疗疟疾的古方,可话到嘴边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众人只道是皇上为了面子的解释,都没有当真。 “这疟疾,是只在琼州成灾了吗?”朱祁镇仔细想了想,发现没有这方面的记忆,只能这么问道。 曹鼐解释道:“以地区为差,南方尤甚,长江以北地区症状轻。 不过夏天各地几乎都有病人,民间本来也有许多的防治手段,像是生姜茶之类,也能控制疫-情,但南方往往因为天气原因还是会形成较大的疫区。” 朱祁镇点点头,这才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原来是全国都有,那这就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大事了,怎么之前一点不重视呢。 “那往年都是怎么处理的?” “往年较为严重时,都是以太医院使抽调各地医学前往救治。主要还是需要大量药材,只要药材足够,几口大锅一支,不用半月就可药到病除。”曹鼐胸有成竹的说。 这倒轮到朱祁镇一愣,这么简单吗? “这么简单为什么还能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只是此病多有复燃,所以……” “那就先救人,就按你说的办,赶紧召集太医前往琼州。”朱祁镇决断。 突然朱祁镇想起了一个问题,急急叫住曹鼐:“曹鼐,疟疾以蚊虫传播一定要隔离蚊虫!” “是!”曹鼐不虽然知道朱祁镇是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不过皇上既然吩咐了就先答应下来。 随着曹鼐的离去,眼前已经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了,朱祁镇就又叮嘱英烈祠与国有商行的搭建问题。 户部左侍郎刘中敷问:“皇上,您说的英烈祠倒好办,这国有商行到底怎么个做法?还是得请您给我们详细说说。” 朱祁镇就将自己记忆中的外贸公司架构,交易流程大致说了一遍。 都是管钱的,专业上的东西比他这个皇帝还懂,一点就通。 甚至在早期建设中,还提出了类似于:要不要参与具体经营这类的问题。 朱祁镇的意见是可以参考王莽所创立的专卖制度,建立一系列的企业来进行国际贸易。 “皇上,这样会不会引起民间不满,认为朝廷与民争利,会不会影响社会商品的流动性和积极性?”刘中敷疑问。 第22章 朱祁镇仔细想了想,感觉刘中敷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关键。 真的全都控制了,到时候再像早些时候,发俸禄都能有人偷偷私吞了,那就没地方哭去了。 不过犹豫之后,朱祁镇觉得有一点还是可以利用的,就顺着刘中敷的话往下说道: “这个醒提的好,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佐正那些商人的行为,不能不管又不能全管,而是参与进市场中。 粮丰收粮,粮欠卖粮,维持百姓还有边境基本生活的稳定。 还有棉布等这类百姓必不可缺的东西,要让朝廷有参与,但不能全部参与。 具体的事你们拿出来一个章程,我的想法暂时就这么多。” 陈循双手一拍叫好道:“皇上真乃圣君也!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国税薄弱的问题。 又能够与百姓实惠,真是传世之功啊皇上!” 其余大臣也都想到了其中的关键,像盐茶等物虽然一直是专营,但民间私盐屡禁不绝,甚至于各级官员也都竟相参与。 这一块的税收损失越来越大,如果朝廷本身也参与到具体的经营中来,那既可以作为行业标杆,又不至于在特殊时期使朝廷困于人手。 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甚至有人已经想到了更深远的方向。 众人齐齐行礼说:“皇上圣明!” 谁不爱马屁,尤其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虚荣心膨胀的时候。 朱祁镇浑身舒泰,一不小心跨时代了有没有。 “皇上,臣以为还是先做一个典范,有了一个稳定的模式再铺开推广较好。 否则一旦做事的人有失,那将有损皇上圣德!”于谦打断了这个和谐的气氛。 朱祁镇马上点点头说:“于尚书说的有道理! 还有,朝廷所属商行不是衙门,只做经营,与市面商人无异,不能区别对待。” “是!”这次就连于谦也一起行礼。 天色不早,朱祁镇让众臣回去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到了吃饭的时候。 “传膳!”金英一声喊,门外的内官开始端着各色菜肴进攻。 朱祁镇定睛一看:胡椒醋鲜虾、烧鹅、焚羊头蹄、 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 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觔、羊肉水晶角儿、丝鹅粉汤、 三鲜汤、菉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此外还有数道点心。 光菜就有二十多道之多,而且少有蔬菜,几乎全是肉食。 饶是早有准备,听过清朝满汉全席大名的朱祁镇,一样是觉得这顿饭自己一个人吃有些太丰盛了。 “金英,尚膳监有多少人?”朱祁镇好奇的问道。 金英楞了一下,过了几秒种后回道:“皇上,约莫有个九百多人。” 九百?做个饭需要九百人?这么夸张? 朱祁镇有些吃惊,按捺住激动之后,又问:“那光禄寺呢?” “光禄寺奴婢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几千人应该还是有的。”金英有些不确定的回答。 “嘶~这么多人?”朱祁镇倒抽一口凉气,这动不动几千人。 每年的俸禄就是一大笔啊,这对于以前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镇妖博物馆
女奴的等价替换
乡村透视仙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新年快乐(1v1h)
恶蛟的新娘(1v2)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