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小说

纸鸢小说> 同时穿越:从天生邪恶宇智波开局 > 第75章

第75章

谁都跟你似的没本事,你看哪家男人跟你似的进厨房了?” 刘季切了一声,不以为意,得意看向秦瑶一挑眉, “我这是心疼我家娘子,谁跟你这木头似的,人家汤都端上来了,不知道去接一接,还跟我在这摆什么男人的谱!” 眼看邱氏整张脸都涨红得要滴血,秦瑶喝了一声,“刘季,你不说话会死是吧?” 仗着家里人多,刘季一点没有先前的惊慌,反倒嘟囔:“我这不是看不惯某些男人在这摆谱嘛.......” “哦,就问一声娘子要不要我帮你,人家说不用,就真退回来,假惺惺的谁不会~” 秦瑶真恨不得现在一刀子剁了他的舌头。 不过,他说的这番话好像还挺有道理是怎么回事? 邱氏放下汤碗,也是一怔,狐疑的看了自家男人一眼,他难道只是假惺惺做个样子? 刘仲吓一跳,先前是当着家里人的面,他不好意思坚持,这会儿突然意识到娘子快被刘季那混子挑唆成功,急忙起身,管邱氏愿意不愿意,摁着她坐下,自己撸起衣袖进厨房把剩下的菜全部端出来。 一看邱氏那幸福模样,刘季顿觉没意思,暗暗嘁了一声。 结果小腿肚上立马挨了一脚,疼得他差点嗷叫出声。 “你丫就是根搅屎棍。”秦瑶咬牙低声在刘季身后说道。 刘季察觉到那凉飕飕的杀气,这才真的老实下来。 他这不是也想教一教家里兄弟们做个体贴相公嘛,好心被当成驴肝肺了呗。 毕竟是过节,加上又刚秋收,何氏煮了扎扎实实的白米饭,又炒三菜一汤,全是超大份,足够全家人吃的。 不过菜里没肉,只有汤里的鸡蛋花丝勉强算个荤腥,和秦瑶家隔三差五炒肉片的伙食比起来,差远了。 但何氏的手艺实在是出色,各个都吃得很香。 秦瑶比较克制,只吃三碗饭就放筷子了。 但这待遇比刘老汉父子几个还要高一些,女人只分一碗,男人下地分两碗,小孩也是一碗,秦瑶这三碗是独一份。 刘季也想去添第三碗,被刘老汉狠狠剜了一眼。 他完全无所谓,填饱肚子要紧,这几天干活亏空太大,不多吃点怎么恢复身体好好读书? 无视身后射来的刀子眼,自己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用饭勺压得实实的。 128 招人 饭毕,两家围坐在屋檐下,一边纳凉一边说着今年的收成。 秦瑶家亩产五百斤确实是个奇迹,因为刘老汉家最好的那几十亩地,亩产撑死也才到三百二十斤。 余下的,都在二百八十斤左右。离得最远,最贫瘠那十几亩,一亩才得了一百六十斤。 没办法,实在是管不来这么多田地。 刘季听到这,突然有点小骄傲,“娘子,那咱们家二月收的两亩麦地,产出还算不错的嘛,一点也没管,一亩还得了八十斤呢。” 秦瑶无语,都不想理会他,看向刘老汉,又一次提起插秧法,推荐他们明年试一试。 刘老汉正有此意,不,应该说是整个刘家村的人都想跟着秦瑶用这个插秧法。 大面积用肯定不行,但可以把家里最好的地留出来,每亩哪怕只能增产十斤,几十亩加起来都是几百斤。 何况从今年秦瑶家的收获来看,可不止这个数呢! 来年若是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吃饱饭就不再是妄想。 想到此处,刘老汉和刘柏兄弟三人都止不住的激动。 夜色来临,忙碌这么久,大家都很疲惫了,各自家去。 刘季烧了几大锅开水,全家人从头到脚都洗一遍,舒舒服服睡觉。 刘季最后一个洗,洗得格外慢。 明天天不亮他就要起床赶到县城回书院读书,书院宿舍可没有淋浴房给他洗澡,自然要一次洗个彻底,才能熬住剩下半个月。 秦瑶正好要去镇上买点肉回来,送了刘季一程,在镇外官道上把他放下,再走一个时辰就能抵达县城。 时间还早,天才刚蒙蒙亮,走快一点绝不会迟到。 “下个月回家记得把我让你抄写的历年考题和参考答案带回来。”秦瑶嘱咐。 刘季颓丧的点点头,拎着自己的小包袱,一步步往前挪,困得眼皮子都睁不开。 秦瑶目送他走远,直到见不到人影,这才打马进了镇上街道,去屠户家买肉。 排骨来两斤,五花肉来两斤,再来一块猪肝,拿回家去煮汤喝,给她和四个娃补补身体。 就是秦瑶那手艺,做出来的猪肝青菜汤味道总有哪里怪怪的,她自己喝了半碗,就不动了,专门去夹那盘小炒肉吃。 排骨用一个长条竹筒装着,然后放在装满凉水的水桶里,放在阴凉处,能多放一天,秦瑶打算明天晚上用来炖肉汤喝。 早饭吃好,嘱咐家里四个孩子把院里的谷子摊开晒,秦瑶脚步匆匆的来到刘木匠家。 他家地也多,不过人也多,五天时间也收了七七八八,稍微有了点空闲。 两人一合计,着手开始招人,得赶紧把生产车间搭起来。 不说多结实吧,一个遮风挡雨的茅草屋也得有。 秦瑶早已经想好要建个什么样的,图纸一摊开,刘木匠凑上前来看,是一个四面合围,中间露天的房子。 在四个面搭起四间长方形的屋子,带顶棚的,四周也围起来,其中两间用来加工木料,一间用于晾漆,一间用来打石磨。 中间一大片空地,可以用来堆石料,还可以多搭一个棚子建个灶台做员工食堂。 这还不算完,每一间屋子里,有细分好几个区域,有专门刨木料的、锯板材的、组合拼装的、上漆的、检验的。 各挂一个牌子,写上某某车间,区域分明。 石料那边工序简单得多,就两个,一个打磨盘,一个刻纹路,所以一间足以。 刘木匠拿着图纸看了又看,直呼精妙。 不过他有一处不解,指着图上那些某某车间小牌子问:“为何要叫车间?” 秦瑶一怔,“啊这......那你觉得叫什么好?某分部?” 她就是把现代生产流水线照抄下来,忘记要因地制宜了,车间这个词,出现在古代确实不太合适。 刘木匠也楞了一下,“某分部也不好听啊,那还是叫车间吧。” “对了,你之前说做流水线什么的,现在图上这个就是吧?专人专项,各司其职,上手也快,只需要学会其中之一即可。” 秦瑶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刘木匠在口中重复好几遍流水线这三个字,越念越觉得这个用词非常准确。 图有了,刘木匠就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领着先前那两个短工,先把院子里之前收来的木料搬到新厂址去。 两个三脚架一放,长长的原木往架子上一搁,拿起工具就开始处理木料,好为接下来建厂房做准备。 秦瑶则拿着新鲜出炉的招工牌子,来到村井这块儿,选一个大石块,站了上去。 把牌子放跟前,大喊一声:“水磨厂招工啦!” 霎时间,正在空地上翻晒谷子的村民们齐刷刷抬头看过来。 对于此事,村民们早在秦瑶家租下荒草地时就已经开始期待。 于是乎,秦瑶刚说完招工人数和条件,空地上的人就少了大半——都急忙跑回家或是跑到地里,通知家里的老少爷们去了。 涉及到重体力活,石磨部门这边,秦瑶打算招八名男工。 四个负责采石运石,四个负责打磨凿磨。 采石工一天十二文,包早午两餐。 打磨凿磨工一天十文,包早午两餐。 而水车部门,需要十个巧手匠人,男女不限,一天十二文,包早午两餐。 另招大厨一位,负责早午两顿饭,男女不限,每月三百文。 后续视情况增减工人人数,暂定人数十八人。 众人只顾着听月钱多少多少,对男女不限这一条选择性无视。 于是,前来应招的人中,只有两个女人。 一个何氏,一个刘货郎家的芸娘。 何氏看见芸娘,就觉得她肯定是为大厨这一职来的。 火力瞬间对准她,“你家那小铺子不用看着了?有这空闲给人做饭呢?就你这小身板,大锅饭的铁锅你怕是抬都抬不起来吧?” 芸娘无奈道:“大嫂你放心,我没想跟你争做厨子,我是来应招木工的。” 何氏大吃一惊,“你还会做木工?” 芸娘点点头,自信的说:“我爹是木匠,我从小看到大的,在娘家的时候我天天帮着我爹给人做桌椅板凳。” 不过别看她表面上一副自信模样,但当同样为了应招木工的男人们望过来时,还是紧张得抓紧衣袖,呼吸急促,心底隐隐有点后悔。 她只是一听一日十二文工钱,还包两顿,又不限男女,想着自己跟着父亲学过一些,鬼使神差就来了。 往日没有女子做工的机会,就算有,也是县里那些极远的地方,还是给人做丫鬟当奶娘之类的,别说婆家人不允许,她自己也不敢。 但这次是在家门口做活,还是正正经经的木工,头脑一热,就想试试看! 至于她为何敢头脑一热,只因为招工的人是秦瑶。 有她在,莫名就不怕了。 129 女木匠 村井边有棵老树,树下常年摆着几个墩子,秦瑶随便找个空的坐下,拿起自制的木板工作本和笔,开始一个个面试。 刘柏三兄弟全来了,家里后续还有几十亩地没收完,张氏说就算花钱找短工帮忙收,也不能让他们三错过这次机会。 采石有十二文,打磨有十文,算上早午两顿饭,虽是比不上先前秦瑶直接给三人一张磨四百文的工钱,但一个长期稳定,一个只是短暂十天八天的,那完全都不是一回事。 至于家里收稻,请个短工包一顿午饭再给六文八文的就成了,中间都还有差价在呢,稳赚不赔! 刘老汉一开始还不乐意三个儿子全都去,何氏、邱氏都急死了,后面一听张氏把账算出来,这才同意的。 不过像是张氏这般精于计算的村民并不多,民以食为天,秋收最是要紧,舍不得耽误。 还有一部分人稻子熟得晚,陆续收完也要到八月中下旬了,只能眼馋别人能抽出人手应招。 也有过来问秦瑶短工要不要的。 目前没有长期可观的订单,秦瑶也不把话说死,只让他们这些想兼职做零工的先站一旁等等,看看她这边三个月以上的长工能不能招满再说。 村长家的大孙子也来了,在一众黑瘦矮的村民之间,高高壮壮十分醒目。 秦瑶:“姓名、年龄、应招什么工种?” “刘琪,十七,应招采石工。” 此话一出,刘柏三兄弟虽然觉得秦瑶不会落下自家人,仍是心头一紧。 秦瑶淡定的打量刘琪,除了天生基因优越的那些,村里能养出刘琪这样壮实的,一个巴掌都数的出来。 她点点头,问了些基础问题,会不会采石,有没有经验。 刘琪摇头,他没采过石,但学得快,力气大,当场还抬了一下村人暂时放在树下,留着晒干的谷袋,一手一袋,直臂提起,非常有劲。 秦瑶在笔记上着重写了一句:经验零,体力优。 “下一位。”她招招手,示意后头的上前来。 结果并不是当面出,秦瑶统计好之后,还要拿回去找刘木匠对一下,最后确定人数后挨家挨户通知。 应招的人有二十三个,都是村里的青壮,年纪最大三十八岁,最小的十五岁。 轮到何氏,知道没有人跟自己争大厨的职位,笑容都挂在脸上,当场跟秦瑶拍胸脯说了她量米的本事,保证不给她浪费一粒粮食。 围观村民们闻言都笑了,有说她太精的,也有夸她抡大勺确实厉害的。 村里做席都要请何氏和张氏这对婆媳,对于何氏的厨艺,那是公认的优秀。 没有额外对手,秦瑶当场就说:“何花你傍晚吃完晚饭到我家,咱们算算人头好买菜。” “啊?我这就是成啦?”何氏惊讶问。 秦瑶无奈一笑,“对,你以后就是我们刘家村水车厂里的大厨了。” “哈哈哈,我就说嘛,不选我你还能选谁,再也没人比我更厉害的!” 何氏开心不已,自信心十分膨胀,骄傲的看着众人。 可能有自家人滤镜,秦瑶觉得她有点可爱。 秦瑶示意大哥把大嫂拉到一边去,挡着别人了。 刘柏浅浅一笑,拽着老婆,招呼兄弟,先回家忙去,反正秦瑶说了,他们就是来走个过场。 趁着这还有时间,抓紧多收几亩地,少请一天短工,省钱。 芸娘紧张的走到秦瑶面前,她是最后一位应招者。 “乔芸,二十二岁,应招木工。”她学着先前大家伙

相关推荐: 有只按摩师   先婚后爱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恶女嫁三夫   九品道士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永乐町69号(H)   爸爸,我要嫁给你   皇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