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长公主知道儿子之前跟顾世子有点龃龉,这幅姿态只怕是故意的,当即安抚顾玉道:“本宫信你只是路过。” 顾玉对逍遥王冷哼一声,随即对长公主行礼:“卑下见过长公主,长公主万安。” 君泽在一旁道:“怎么不见顾世子跟本王行礼,虽然本王跟顾世子有点交情,但是礼不可废啊,像刚刚跟本王你呀我呀的,就是大不敬,也就是本王宽厚,不与你计较。” 顾玉气的差点心梗,磨着后槽牙道,对他拱手道:“卑下见过...” 长公主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就别戏弄顾世子了。” 有长公主解围,顾玉站直了身子。 这时,长公主身后,走出来一个俊逸的男子,一脸坦荡道:“下官通宁县县令苏仲甫,见过逍遥王,见过顾世子。” 第39章 凭什么 苏县令眉目舒展,面容平和,一身文气又不显文弱,一看便知是极其温润之人。 《青梅曲》中,苏探花美姿仪,果然名不虚传。 顾玉对这个孤直的苏县令颇有好感,便认真地回之一礼:“晚辈见过苏县令。” 听到逍遥王在旁边发出一声嗤笑,顾玉再次咬咬牙。 忍。 长公主笑着道:“苏县令,这位顾世子就是在皇兄跟前提出清谈会之人,若不是她,那些学子进京之路不会如此顺遂。” 苏仲甫又是对顾玉拱手:“在下替那些学子多谢顾世子的慷慨相助。” 顾玉道:“不敢当。” 长公主道:“顾世子若无要事,不如我们进来聊聊。” 顾玉迟疑了一下,她与长公主向来没什么交际,现在邀她进去是做什么? 还没等她开口婉拒,背后的逍遥王忽然推了她一把,俯冲让她一只脚踏进门里。 我绝对是上上辈子挖你家祖坟了,这辈子上天派我来赎罪。 顾玉咬咬牙,还是走了进去。 坐定后,只听长公主道:“苏县令来是为了朱见春一事求见本宫。顾世子有大才,不妨说说对朱见春的看法。” 顾玉皱着眉头道:“当不得公主夸奖。朱见春科举舞弊,是江南学子暴乱的源头。按照律法,就算不死,也难逃牢狱之灾。” 闻言,苏仲甫脸上难掩失落,道: “朱秀才在通宁县,为许多贫家子孙启蒙,教化一方百姓,备受尊敬,他并非没有进士之才,只是曾经摔伤过一条腿,成了跛足。 大禹朝律法规定,不可入仕,只能拿着秀才身份。况且...他是为了给他的母亲治病才去捉刀的,孰料...” “孰料所遇非人,反而害死了老母。”顾玉接上他的话茬道。 “苏县令久在官场,应当知道法不可违。事情闹得这么大,刑部不会因他作茧自缚而放他一马。” “苏县令还应当知道,大禹朝重刑律,就算是长公主也不好插手这件事。” “长公主更应当知道,卑下还未入朝,人微言轻,也不好插手这件事。” 顾玉的话有些冷。 在她看来,在哪里就要守哪里的规矩,这是她上辈子在孤儿院里学到的信念。 不听话、不守规矩、不顺从就会被处罚,穿越以来,她看到太多和以前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但是她都凭借这条信念努力适应下来。 顺势者胜,逆势者亡。 朱见春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吗? 不见得。 就像苏县令所说,他在通宁县备受尊敬,若真是为钱所困,其实可以仗着自己的名声找到很多来钱的方法。 帮县衙修书、办讲堂、替人立碑写传等等。 就算是厚着脸皮挨家挨户找乡绅要,也不是不可。 士农工商,秀才虽然没有官身,但是在普通百姓眼里也是十分崇高。 可他偏偏要等到老母病入膏肓,才着急两袖清风,还选择了最笨的法子。 现在苏县令圣父心发作,想要让长公主帮忙,而长公主觉得棘手,又要拉她入伙。 她真的不知道,她一个落魄世家子弟,纵然在清谈会一事上初露锋芒,可是跟他们这些真正的皇室比起来,还是有云泥之别,哪里像是能做成这件事的人。 况且,说她冷血也好,她同情朱见春的遭遇,但要她去帮朱见春,没有好处她是不会做的。 长公主像是没料到她说话忽然这么不客气,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苏仲甫一脸惭愧道:“是我思虑不周,难为长公主了。” 他在心里苦笑,当年在京都,他刚中探花,因为鹿鸣宴上赢得长公主一顾,他难免志得意满。 因此惹得许多世家子弟前来奚落嘲讽,冷如刀剑的话语戳破了他的洋洋得意,让他知道了世族与寒门之间的巨大鸿沟。 二十多年后,再次踏入京都,他带着颇为偏执的看法,认为长公主身为皇室中人,救朱见春应当是举手之劳。 现在被顾玉一语道破,方才明白,现在的长公主和二十多年前,先帝在时,捧在手上的明珠不一样了。 就算长公主有从龙之功,也熬不过君心凉薄。 是他不应该。 君泽玩味地看了顾玉一眼,别说,这只小狐狸冷冷说话的样子... 还怪好看的。 “顾世子是不愿相帮吗?”君泽把端方放在桌子上,开口道。 顾玉注意到那把刀,意识到这是逍遥王对他的施压。 可凭什么? 朱见春一事,是要对抗刑法,弄不好就是一身腥,他们想蹚浑水就去蹚,凭什么还要拉上自己。 就因为他们有皇室血脉,地位高贵,就觉得所有人都该对他们唯命是从吗? 顾玉抿唇:“非是不愿,而是卑下无能为力。” “既然不是不愿,那本王给顾世子指条明路。顾世子是操纵人心的一把好手,不如再写个戏本子,歌颂一下朱秀才的孝心。”君泽道。 他果然知道《鸳鸯梦》出自她手,若是再深些,她手底下暗中养的那些戏班子,估计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顾玉压下心里的不悦,皮笑肉不笑道:“若说操纵人心,卑下自然比不过王爷。” “本王粗人一个,哪里比得上顾世子才华横溢。”君泽把玩着手里的端方,桃花眼微眯道。 长公主不知道他们二人在打什么哑谜,但听这话,似乎顾玉有解决方法,便道: “若是顾世子有什么法子不妨说说,毕竟朱秀才是个顶好的人,落到这个地步实在令人唏嘘。 哦,对了,本宫听闻顾世子的胞妹快要出嫁了,婚礼当天,本宫欲亲自前往,为顾小姐添妆。” 即使长公主言语温柔,顾玉仍然心里发寒。 听听,这就是上位者的傲慢,觉得只要自己随意施舍一二,就能让人感激涕零。 她的一应行动都被逍遥王看得一清二楚,话说到这份上,再推辞,未免太落长公主的面子。 顺势而为,她在心里念着这四个字。 既然无力反抗,就要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顾玉藏在广袖里的手紧握成拳,深深吐口气,道:“多谢公主挂念,家里打算取消妹妹的婚约,若是可以,卑下想厚颜替妹妹要个牡丹筵的邀请函。” 第40章 爱慕苏仲甫吗 牡丹筵是京都的盛会,每年春天,牡丹盛开的时节,长公主都会在京郊花庄组织一场筵席,专门请未婚的贵女贵子前往。 其目的不言而喻。 妹妹之前没怎么出过门,现在因为董长茂,婚事有些艰难。 一来她想在筵会上,让妹妹看看能不能遇见心仪之人。 二来也让妹妹见见世面,不要总闷在闺阁伤春悲秋。 她跟妹妹都是苏姨娘所生,只是她记到了嫡母名下成了嫡子。妹妹的庶女身份,以及跟董长茂这畜生订过婚一事,难免让人看轻。 若妹妹能得长公主亲自邀请,选夫婿时的选择会更多些。 “这是小事。原该请顾小姐的,只是顾小姐深居简出,本宫竟然给遗漏了。若真是能在牡丹筵上替顾小姐觅一段姻缘,岂不是一件美谈。” 长公主听到顾玉说顾小姐要取消婚约,虽不明白其中出了什么事,但出于涵养不会揪着问。 牡丹筵邀请顾琼对她来说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听到顾玉答应下来,心里也高兴。 条件谈好了,就该说正事了。 顾玉没有废话,直入正题道:“若想帮朱秀才脱罪,需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让朱秀才的贤名传到京都,或者说传到刑部人耳朵里,才有法外容情的可能。清谈会开办,万众瞩目,此事不难,只要在学子间散播舆论便可。 第二,让刑部骑虎难下,待到清谈会结束后,长公主可以出面,请国子监的大儒组织学子们联名上书,为朱秀才求情。 第三,其实应该把朱秀才从通宁县县牢带出来,在天下学子面前谢罪。现在距离清谈会开办还有不到十天,若走运河水路,说不定赶得及在清谈会之际到达京都。” “大善。”长公主忍不住拊掌。 怎么这件事在顾玉这里忽然就变简单起来了。 她原先一直想的是怎么买通刑部官员,怎么对刑部施压,这样的确可以达到她想要的结果,可是难免落一个不敬刑律的名头,传到圣上那里,只怕也要引得圣上对长公主府的不满。 苏仲甫也忍不住抬头,他是从书山辞海中走出来的读书人,学的都是仁义道德,思维难免固化,以舆论压人的想法其实不难想到,只是他困在自己的思维圈套里,难以跳出来。 还有清谈会、招商... 苏仲甫不禁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顾世子不因循守旧,心里有牵挂,胸中有道义,是社稷之福。 苏仲甫站起身来,对顾玉深深一拜:“在下替朱秀才拜谢顾世子。” 顾玉也站了起来,道:“不必客气,事不宜迟,苏县令尽快飞鸽传书到江南,让县衙官吏把朱秀才押送进京。还要劳烦王爷协助卑下在学子间制造舆论,长公主去找国子监的大儒。” “事不宜迟,在下这就去,长公主,王爷,在下先走了。”苏仲甫道,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步履稳健,背影挺拔如松。 长公主和逍遥王也站了起来,送他到门边。 看着他的背影,长公主不由陷入纷乱的思绪当中。 多年过去,长公主自觉自己变了许多,那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皇室明珠,逐渐蜕变成面冷心硬,工于心计的长公主。 苏仲甫倒是没什么变化,当年烈火烹油的探花郎因为《青梅曲》触怒圣上,被贬到苦寒之地做县官,人人大呼可惜。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他已经凭借功绩右迁到了江南,听说颇受当地百姓爱戴,二十年来一直不愿往上升。 最重要的是他一腔热忱未变分毫。他本可以像江南许多县令一样,做好表面功夫,任由这群学子进京喧哗。可他没有,他选择跟学子们一同入京。 他明知此举可能会丢掉乌纱帽,但他还是来了,他想为天下学子做些事情,自己在科举中吃过的苦,不想让后来者再吃。 他也为那个至纯至孝的朱见春感到可惜。 所幸,他看到了圣上对科举改制的决心,剩下一个朱见春,他耗尽在自己面前的最后一点人情,请她帮忙保下朱见春。 长公主自问,爱慕苏仲甫吗? 当然没有。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是读风花雪月长大的公主,比起尚未见过面的武将君晋,她更向往的是能跟她一起赌书泼茶的夫君。 鹿鸣宴上那一瞥惊鸿,的确让她有些许意动。可这些许意动带给她的代价过于惨痛。 仅多看了一眼,紧接而来的是无限唾骂,还连累了苏仲甫和苏月娘。 她见过苏月娘,是个和苏仲甫很像的、温婉柔和的女子,是个一看就让人爱的女子。苏月娘脖子上的疤那么可怖,提醒着她这一切都是因她所起。 还有君晋,他明明什么都没做,在别人眼里帽子已经绿了。 可君晋并未在意,反而在别人嘲讽她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她挡住别人的恶言恶语。 在她为流言蜚语伤心时,还安慰她说:我是公主的未来驸马,无论如何都会守护公主。 那是个多好的人啊,可惜天妒英才,让他死在异乡。 后来,她再次选择插手储君之争,意味着她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无数人的窥视,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灾祸。 不是不知道皇权之争的酷烈,当年她已经插手过一次,现在再次插手免不了引起圣上的忌惮。 可是若不插手,她又舍不得看君家门户凋敝,她要替死在南夷的驸马撑起君家门楣,她要跟儿子君泽一起,再为君家搏出几十年的富贵滔天。 她与苏仲甫的关系没有曲子中那般纠缠不清,恩怨不明。 苏仲甫从京城赴任那天,她还亲自送了他们夫妻二人,衷心希望他们能够白头偕老。 因为愧疚,她允诺苏仲甫若遇困境,可以找她帮忙。 长公主没想到这个人情被苏仲甫用到了朱见春身上,再想想,也的确在意料之中,这才是那个心怀天下、惹得她一顾的苏探花啊。 顾玉在一旁注意到长公主的眼神,透着怀念,心道,难不成长公主当年真的对苏探花有点意思? 下一秒,她就被逍遥王揽着脖子拖到拐角处。 “你干什么!”顾玉赶忙挣脱他,装作整理衣领,摸了摸自己的假喉结,暗自松了口气,还好没有掉。 君泽眯着眼,一只胳膊撑墙,把顾玉困在墙和他的身体之间:“本王爹娘伉俪情深,你给本王收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第41章 面团儿似的姑娘 顾玉呼吸一滞,逍遥王比他高了近一个头,现在为了拦住她用胳膊撑着墙壁。 这个姿势实在暧昧,类似于现代的壁咚。 前提是,忽略逍遥王这张欠扁的脸和永远不会好好说话的嘴。 顾玉不服气地瞪着他,这人洞察力也太惊人了,怎么自己想到什么都会被他猜透。 不过
相关推荐:
和徐医生闪婚后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我的美女后宫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一梦三四年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在爱里的人
浪剑集(H)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