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小说

纸鸢小说> [网王同人] 仁王前辈请和我交往 > 第225章

第225章

出了摘星楼那样的岔子,既然找不到幕后凶手,臣妾只能用最笨的法子,重新整顿满宫上下,放出去一些年迈的宫人,再选进来一些新鲜面孔。还望圣上体谅臣妾。” 圣上想了想,的确是个最笨的法子。 放出宫人和新选宫人费时费力费资,让圣上本就不富裕的私库再度缩水。 皇贵妃继续道:“宫里已经许久没有大批换人了,有许多宫人还念着皇...素心法师的恩情,臣妾使唤起来颇为费劲儿。” 一提到素心法师,圣上瞬间警惕,转动十八子的手随之停了下来。 第471章 姜太妃娘娘薨了 圣上是个多疑之人。 皇贵妃一说素心法师的旧人,圣上就意识到,废后徐氏究竟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给他下毒,至今没有查出来一个结果。 和徐济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带着徐家财产逃遁、将他从生死关头救回来的冷御医摔断腿、以及摘星楼的栏杆是怎么悄无声息地断裂一样。 百般探寻,都没有结果。 说不准,这些事情都是废后徐氏的人出手的呢? 她虽然已经入了永安巷,可宫里曾经跟过她的旧人还在。 万一哪个宫人因为废后徐氏生出不轨之心... 圣上将十八子拍在桌子上。 杨泉悄悄抬眼,看到圣上已经被皇贵妃说动了,当即道:“圣上,若是一次换掉太多宫人,恐怕会引起宫中上下恐慌,而且新进宫人需要时间过渡,再加上殿中省的银钱不足,奴才斗胆,先换一批年迈的宫人,剩下的慢慢来。” 皇贵妃眼神微凉,宫里的牛鬼蛇神太多,就像是摘星楼事件,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人从背后捅一刀。 对后宫进行大换血,她一刻都等不了。 并且宫外的顾玉已经准备好了,会借着这次机会,往宫里送大量自己的人。 皇贵妃正要反驳杨泉,福海公公一脸沉痛地走了进来,道:“圣上,姜太妃娘娘薨了。” 什么! 所有人都震惊了。 皇贵妃不敢相信道:“姜太妃娘娘的身子一向康健,就算前段时日虽然因为姜小姐出事,卧病在床,可御医说了并无性命之忧,怎么突然薨了?” 圣上冷着脸,带着皇贵妃和后宫诸人往姜太妃的寝宫走去。 姜太妃的尸体还是温的。 御医道:“姜太妃娘娘年迈,不小心从台阶上跌落,伤中头颅,救不回来了。” 圣上怒道:“跌落!又是跌落!宫人呢!” 姜太妃的贴身宫女哭着道:“刚刚起风了,姜太妃娘娘喊冷,让奴婢将她的披风带出来,奴婢便进屋取披风了,奴婢离开时,玲珑守着姜太妃娘娘。回来时,姜太妃娘娘便倒在血泊里,玲珑就在旁边。” 那个叫玲珑的宫女面无血色道:“奴婢该死,姜太妃娘娘让奴婢给她摘花,奴婢才离开了片刻,回来时姜太妃娘娘便倒在台阶下昏迷不醒,等御医过来,姜太妃娘娘已经薨逝了。” 皇贵妃脸色难看。 宫里又多了一桩命案。 姜太妃再小心不过的一个人,从先帝那腌臜的后宫活到现在,足以说明她的低调。 她既不会得罪什么人,也不会做什么不该做的事。 是谁如此丧心病狂,对这样一个毫无威胁的姜太妃下手? 皇贵妃首先想到六皇子。 可是六皇子已经从宫里搬了出去,并且跟姜太妃并无利益冲突。 “嘭”一声,打断了皇贵妃的思路。 原来圣上怒摔杯子,怒道:“朕这后宫,千疮百孔!藏污纳垢!是个人都能对主子,对朕下手!” 所有人都对圣上跪了下来,齐声道:“圣上息怒。” 圣上觉得自己的身子又开始发麻,乌头的后遗症又上来了。 福海是最先察觉到圣上异样的人,连忙对御医道:“快给圣上施针!” 御医将冷御医制的药丸子塞进圣上嘴里,又按照冷御医传授的针法给圣上施针。 圣上好半天才缓过来,所有人都还胆战心惊跪着。 圣上在福海耳边冷冷吐出一个字:“杀!” 除了福海、皇贵妃还有两个御医,其他看到他这副样子的人都要杀了。 福海低着头出去,不一会儿,神鹰卫赶来。 不等宫人求饶,就堵着他们的嘴拖了出去。 圣上看着皇贵妃,道:“宫中上下,所有可疑之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二十岁以上的宫女,四十岁以上的太监,全都赐钱撵出宫去!重选身家清白的宫人入宫。” 皇贵妃低着头道:“臣妾遵旨。” 圣上的命令透露着一股血腥气。 宫中有人哀嚎,有人惊喜。 刚刚百般阻挠皇贵妃清洗满宫动作的杨泉,竟然成了第一个被圣上开刀的人。 皇贵妃冷着脸从姜太妃娘娘的宫里离开。 无论从前隐藏了多少妖魔鬼怪,以后的后宫,将会由她说了算。 消息传到宫外。 圣上追加姜太妃为姜贵太妃,入葬皇陵,彰显天恩。 并且为了给姜太妃祈福,放出适龄宫女四百七十二人出宫婚配,放出大龄太监六百八十九人出宫养老。 另外在民间选八到十四岁男孩女孩入宫,弥补宫内职位空缺。 顾玉对姜太妃薨逝的消息很是诧异,阿姐也没能查出是谁动的手。 顾玉似乎陷入盘丝洞中,危机四伏,却寻不到头绪。 唯一能做的,便是一边心疼自己的钱,一边把钱如流水般花出去,将自己的人送入宫。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若不能将幕后黑手抓出来,只能打乱那个人的关系网,若能通过放出宫人,把人放出去,就再好不过了。 ------------------------------------- 花锦城一路风尘仆仆,爬上了山。 郁郁葱葱的山林中,一座辉煌的寺庙格外显眼。 山中清幽,香火缭绕。 实乃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 花锦城一袭富家地主常穿的绸缎,伸出手,轻轻拍打着寺门。 寺庙中的小尼姑听到敲门声,放下扫帚,过来开门。 门打开,小尼姑一看到花锦城,猛然被他一半烧伤,一半络腮胡的脸吓了一跳。 小尼姑连忙赔罪,道:“阿弥陀佛,请恕小尼无礼。” 花锦城早已已经习惯了旁人被他狰狞的面容吓到。 不过这里是寺庙,不是任他为所欲为的御兽苑。 花锦城双手合十,道:“无妨,小师父没被吓到就好。” 小尼姑心善,见施主不怪罪,对他好感顿生,客客气气道:“阿弥陀佛,施主,本庙住着贵人,不承香火。” 花锦城勾唇一笑,殷红的嘴唇配上烧伤的脸,显得他如吃人的恶煞。 花锦城道:“我千里迢迢来此,可不是为献香火。” 小尼姑疑惑道:“那您是为何而来?” 寺庙里远处传来一阵钟鸣。 花锦城闭上眼,一脸虔诚道: “我来见贵人。” 第472章 太后 在一阵激荡的钟声里,花锦城跟着小尼姑走进寺庙。 一路上,小尼姑好奇地打量着花锦城。 寺庙里的贵人一心向佛,深居简出,就连尼姑们都很少见,经过她的通禀,竟然愿意见这个奇怪的男人。 走进殿门,一帘叠一帘的帷幕后,是一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一个消瘦的身影跪在菩萨低眉恰好能看见的地方。 平静的诵经声,从帷幔里面传出,击打木鱼的声音缓慢而有规律。 小尼姑想要提醒一下,客人来了,却被花锦城抬手制止住了。 花锦城低着头,安安静静地听着这段经文结束。 里面的人似乎还沉浸在佛法的世界里。 沉默了几息后,那人终于道:“空净,你先出去。” 小尼姑法号空净,闻言低着头走了出去。 殿门开合,空旷的殿中只剩下两个人了。 花锦城行了宫中太监的礼,道:“奴才花锦城,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平静道:“菩萨面前,没有太后,只有悟缘法师。” 当年五皇子出生,孝悯皇后仙逝,圣上悲痛不已,将太后“请”到五台山清修,赐法号“悟缘”。 花锦城道:“在奴才眼里,没有悟缘法师,只有太后娘娘。” 太后道:“菩萨面前,不得无礼。” 花锦城掀开一层层帷幕,走到太后身边,语气不明道:“十六年未见,太后娘娘风采不减当年。” 要说风采不减当年,绝对是假话。 光阴是最残酷的,能让一个期盼玉兰花开的小女孩儿,变成一个内心枯槁的老妇。 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青灯古佛,粗茶淡饭的生活,让她看起来比寻常老妇更多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韵味。 此时一袭素衣,黑白相间的头发被一根毫无纹样的乌木簪挽着。 似乎完完全全成了平心静气的出家人。 跪坐在蒲团上的太后抬头看了眼花锦城。 花锦城将脸上假络腮胡揭了下去,随手投入香炉里,荡起一阵香灰。 花锦城道:“想着过一回男人的瘾,终究是自欺欺人罢了。” 太后移开视线,道:“你也没变多少,依然面目可憎。” 花锦城摸着自己的脸道:“不怪太后娘娘厌恶,有时候,奴才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这张脸,也觉得面目可憎。” 太后道:“可憎的不是脸,是心。” 花锦城一笑,跪在地上,抬起胳膊,道:“菩萨面前不便讲话,奴才带您出去。” 太后看着他的奴才样儿,心里的厌恶更重,道:“别人把你当奴才,你自己也把自己当奴才了不成?” 花锦城脸上笑意不变,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奴才就是奴才,不过不是皇宫的奴才,是您一个人的奴才。” “太后娘娘,奴才来接您回宫。” 太后看着他深弯的脊梁,道:“十六年的光阴岁月,宫里的规矩,我早就忘光了。” 花锦城道:“奴才带您慢慢想起来。” 太后这才把手搭到花锦城的胳膊上,随着花锦城起身,从殿里走了出去。 大概是太后提前吩咐过,今日寺庙里的尼姑都去了后山,各处都空荡荡的。 只留下了一个看大门的小尼姑空净。 空净从小在寺庙里长大,长到十六岁还没有下过山。 她对山下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空净看到花锦城半弓着腰,扶着寺庙里的贵人走出来,连忙放下扫把迎了上去。 她眼里尽是不染世俗的天真,对花锦城道:“阿弥陀佛,施主,您的胡子去哪儿了?” 花锦城道:“胡子没有了。” 空净跟太后显然更熟,道:“悟缘法师,他是谁呀?” 花锦城道:“小师父,您该叫她太后娘娘。” 空净道:“我们都是叫悟缘法师的。” 花锦城道:“从今往后,不该这么叫了。” 太后似乎有些不满花锦城对如此纯澈的小尼姑说话,道:“空净,你去后山找你师姐们去吧。” 空净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花锦城回头看着空净,道:“这小尼姑...娘娘不带走她吗?” 太后道:“她是佛门中人,还是让她留在佛门吧。” 花锦城扶她继续往外走,看到寺庙中的玉兰花道:“您还喜欢玉兰花?” 太后眼前只有脚下的路,看也未看玉兰花,道:“你来得太晚,都谢了。” 花锦城道:“明年还会再开。” 太后还没说什么。 花锦城自顾自道:“不过明年您不必在这鬼地方看了,宫里什么花都有,玉兰花比这里的更加绚烂。” 一路上,花锦城说得多,太后回答的少。 走出寺庙大门,花锦城用衣袖擦拭门边的石墩子,道:“您稍等。” 太后没有坐下,像一座雕像一般,站在寺门中间。 很快,辉煌的寺庙燃起了熊熊大火。 金黄与火红相互交织,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 为枯燥乏味的山中岁月增添了一抹亮色。 渐渐的,所有璀璨的色彩都消失了。 唯有滚滚浓烟直冲云霄。 后山的尼姑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叫起来。 空净喊道:“悟缘法师还在里面!” 尼姑们纷纷放下手头的活儿,拎着水桶就往寺庙跑去。 山下的农夫看到后聚在一起。 “好端端的怎么起火了?” “太后娘娘曾在荒年给咱们施过粥,还是上去帮个忙吧。” “走!” 山下戍守的守卫发现后,连忙跑上去救火。 其他山头的和尚、尼姑也都来帮忙。 寺庙一时间乱作一团。 火势越燃越大,来人越来越多。 嘈杂声中,太后发出一声叹息。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大火将寺庙烧成灰烬的那一刻,悟缘法师又成为了太后娘娘。 姜太妃薨逝后没多久,五台山传来消息。 太后娘娘清修的五台山遇见山火,太后娘娘险些丧生。 京都人听到这个消息,忽然意识过来,原来皇家还有一个太后。 离京十六年,五皇子都快要娶妻了,这也该回来了吧。 当地知府诚惶诚恐上书。 太后清修的寺庙被山火烧成灰烬,对于太后娘娘的去留,求圣上给个指示。 是另选寺庙,还是接回京都? 第473章 大仇未报,你一定要挺过来 圣上转动着手里的十八子。 一个从五台山过来的守卫道:“太后娘娘在五台山一心向佛。遇到荒年,还会像普通尼姑一样,去民间行善布施,颇受百姓敬爱。” 圣上犹豫了一瞬。 姜太妃去世,宫里再无先帝那一辈的宫妃了。 在旁人看来,太后娘娘在外清修十六年,圣上就是有再大的怨恨,也该消除了。 再说当年是保大保小的问题,如今五皇子都迁宫立府了,马上就要迎娶皇子妃。 大禹朝以孝治天下,现在太后清修的寺庙遇火,他若是无动于衷,难免为人诟病。 圣上道:“让神鹰卫亲自去五台山,请太后回宫。” 圣上派人接太后回宫的消息传来,传遍京都。 最为难的其实不是圣上,而是嫁到君家的长公主。 当今太后便是抚养她

相关推荐: 删除她gl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壮汉夫郎太宠我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地狱边境(H)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在爱里的人   高门美人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